标签:
学习公社统计学原理成都理工大学时间数列 |
分类: 习题解析 |
|
||
|
摘自:http://www1.nydd.ha.cn/file_post/display/read.php?FileID=881一.判断题部分题目1: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答案:× 题目2: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答案: × 题目3:定基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比前一期的增长程度。() 答案: × 题目4: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 答案: √ 题目5:动态数列是由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 答案: × 题目6: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答案: × 题目7: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的,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答案: √ 题目8: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 答案: √ 题目9: 呈直线趋势的时间数列,其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同。() 答案: × 题目10: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答案: √ 题目11: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 答案:√ 题目12: 将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是时点数列。( ) 答案: × 题目13: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得到的是发展速度指标。() 答案: ×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题目1: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答案: C 题目2: 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答案:D 题目3: 数列中各项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是( )。 A.时点数列 B.时期数列 C.平均指标动态数列 D.相对指标动态数列 答案:B 题目4:时间数列中绝对数列是基本数列,其派生数列是( )。 A. B. C. D. 答案:D 题目5: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答案:D 题目6: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答案:B 题目7: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 答案:C 题目8: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102%×105%×108%×107%)-100% C.
2%×5%×8%×7% 答案:A 题目9: 平均发展速度是( )。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答案:C 题目10: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 A、季节变动 B.循环变动 C.长期趋势 D.不规则变动 答案:C 题目11: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 A、定基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B、定基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之和 C、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减1 D、各环比增长速度减1后的连乘积减1 答案:C 题目12:计算序时平均数时,“首末折半法”适用于( )。 A. B. C. 答案:B 题目13:平均增长速度是( )。 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 D、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答案:C 题目125: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的公式是( )。
答案:A 题目14: 设91 95年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6%、7%、8%、9%和10%,则平均增长速度为 ()。
答案:D 题目15:假定某产品产量1999年比1994年增加了35%,则1999年比1994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答案:B 题目16:应用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求平均发展速度,它们的数理原理、应用场合都是不同的。几何平均法侧重于()。 A、从各年发展水平的累计总和出发来研究 B、从最后水平出发来研究 C、从时期指标出发来研究 D.从时点指标出发来研究 答案:B 题目17: 增长1%的绝对值( )。
A、是反映现象发展水平的指标 C、表示速度每增长1%而增加的绝对量 D、表示现象增长的结构 答案:C 题目18: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月初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答案:C 三.多项选择题部分题目1: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答案:BC 题目2: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相应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相应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答案:ABD 题目3: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 ) A、前者基期不变,后者基期逐期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 = 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答案:ABDE 题目4:下列哪些指标是序时平均数( )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进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答案:ABDE 题目5: 增长1%的绝对值 ( ) A、等于前期水平除以100 B、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 C、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发展速度 D、表示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绝对量 E、表示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 答案:ABD 题目6: 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
A、历年旅客周转量
C、历年商品销售量 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 答案:BDE 题目7: 时期数列的特点有( ) 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 C、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 D、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E、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登记而取得的 答案:BDE 四.填空题部分题目1: 动态数列是由反映( )变化和()变化的两个数列所构成的。 答案: 时间顺序 各指标值 题目2: 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按反映经济现象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和( )两种。 答案: 时期数列 时点数列 题目3: 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 )数列。 答案: 时点 时期 题目4: 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动态分析主要包括( )和()两部分。 答案: 水平分析 速度分析 题目5: 静态平均数是根据( )计算的,序时平均数则是根据()计算的。 答案: 变量数列 动态数列 题目6: 时间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时间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 答案: 简单算术平均法 首末折半法 题目7: 各项环比发展速度的()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累计增长量等于各项逐期增长量的( )。 答案: 连乘积 之和 题目8: 本期定基发展速度与前一期定期发展速度之比等于(),本期累计增长量与本期逐期增长量之比等于( )。 答案: 本期环比发展速度 前期累计增长量 题目9: 实际统计工作中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和( )两种。 答案: 几何平均法 方程式法 题目10: 计算季节比率通常有( )和( )两种方法。 答案: 按月(季)平均法 趋势剔除法 五.简答题部分题目1:动态数列的基本构成和编制原则是什么? 答案:动态数列是由相互配对的两个数列构成的,一是反映时间顺序变化的数列,二是反映各个时间指标值变化的数列。(1) 编制原则:1 时间长短应该前后一致,(1) 2 总体范围应该一致,(1) 3 计算方法应该统一,(1) 4 经济内容应该统一。(1) 题目2:时期数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答案:在动态数列中,每一指标是反映某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则该动态数列称时期数列。(2) 基本特点是:1 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1) 2 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可以相加,(1) 3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1) 题目3:时点数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答案:在动态数列中,每一指标值是反映某现象在某一时刻内发展状态的总量,则该动态数列称时点数列。(2) 基本特点是:1 数列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1) 2 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不可以相加,(1) 3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没有直接关系。(1) 题目4:某企业年底商品结存总额的数列是时期数列吗?为什么? 答案: 不是,企业年底商品结存总额是时点数列。(2) 因为该数列特点是:1 数列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 (1) 2 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不可以相加,(1) 3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包括时期长短没有直接关系。(1) 题目5: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有何不同? 答案: 序时平均数是根据动态数列计算的,(1) 所平均的是现象总体在不同时期上的数量表现,从动态上说明起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2) 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1) 它是将现象总体各单位同一时间的变量值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2) 题目6:由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是由相互联系的两个总量指标动态数列对比所构成。(1) 计算时要先求得这两个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2) 然后进行对比,求出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