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二章练习题2/2
(2009-09-20 18:47:49)
标签:
杂谈 |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构成要素费用的是__________。
A.材料费用要素 B. 动力费用要素
C.人工费用要素 D. 辅助生产费用要素
E.制造费用要素
2.下列各项中属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的有__________ 。
A.完工产品数量 B. 产品生产定额工时
C.产品生产实际工时 D. 生产工人工资
E.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3.下列生产费用需要进行比例分配法进行分配的有__________。
A.甲产品直接领用材料 B. 甲、乙产品共同消耗材料
C.供水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 D. 机修车间提供的机修劳务费用
E.本月发生的外购动力费用
4.自制材料实际成本包括__________。
A.消耗的材料成本 B. 支付的加工费用
C.支付的人工费用 D. 支付的往返运费
E.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5.制定计划成本应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 。
A.基期年度平均实际成本 B. 计划年价格变动趋
C.计划年运输费用变动趋势 D. 计划年度实际成本
E.计算便捷因素
6.对外购动力费用进行分配的标准有__________。
A.仪表记录 B. 实际工时
C.计划工时 D. 机器功率工时
E.动力定额耗用量
7.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有__________。
A.一次转销法 B. 分次摊销法
C.定期摊销法 D. 五五摊销法
E.报废摊销法
8.下列项目中属于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有__________。
A.职工的加班工资 B. 企业领导出国考察期间的工资
C.职工的副食品价格补贴 D. 职工计件工资
E.职工参加职代会期间的工资
9.下列奖金中属于工资总额的有__________ 。
A.年度综合奖 B. 增收节支奖
C.体育竞赛奖 D. 合理化建议奖
E.科技奖
10.按下列人员工资总额计提的社保费用,应由管理费用负担的是__________ 。
A.车间管理人员 B. 企业管理人员
C.企业销售人员 D. 企业福利机构人员
E.企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人员
11.计算计时工资时,要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 。
A.月标准工资 B. 出勤记录
C.缺勤情况及性质 D. 职工工龄
E.扣发工资的比例或标准
12.下列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法中,需要经过两次分配的方法有__________。
A.直接分配法 B. 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 顺序分配法
E.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13.企业最常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__________。
A.直接分配法 B. 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 顺序分配法
E.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14.采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劳务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有__________ 。
A.分配给所有受益部门负担 B. 列为当月管理费用
C.转作本车间作制造费用处理 D. 与下期费用合并再作分配
E.由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负担
15.下列费用中,属于制造费用的有__________。
A.机器设备折旧费 B.车间照明用电费用
C.产品“三包”费用 D.产品包装费用
E.车间日常消耗的材料费用
16.下列损失中,不属于企业废品损失的是__________。
A.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B. 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C.保管过程中损毁产品净损失 D. 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意外损失
E.产品销售后发生的产品“三包”费用
17.企业的制造费用可分为__________ 。
A.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未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
B.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C. 企业管理部门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
D.生产部门发生的产品生产管理费用
E.对生产部门进行管理发生的费用
18.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有__________。
A.工时比例法 B. 产量比例法
C. 工资比例法 D. 机时比例法
E.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19.企业提取的社保费用包括__________。
A.养老保险 B. 医疗保险
C. 工伤保险 D. 生育保险
E.待业保险
20.在计算集体计件工资时,作为计件工资基数的产品数量包括__________。
A.合格品数量 B. 料废品数量
C. 工废品数量 D. 个人完工的合格品数量
E.尚未完工的在产品数量
五、思考题
1.产品成本由哪些费用要素构成?
2.对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所发生的生产费用应如何处理?
3.列出比例分配法的基本公式。
4.编制生产费用分配表的一般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5.在实际成本计价时,发出材料的价值如何确定?不同的确定方法对产品成本与期末材料计价有什么影响?
6.在计划成本计价时,如何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7.什么是工资与工资总额?工资总额由什么内容组成?
8.如何计算计时工资?
9.如何计算计件工资?
10.分配工资费用的标准有哪些?如何分配?
11.社保费用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计提?
1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什么企业?
13.什么是直接分配法?其特点和分配程序如何?
14.什么是交互分配法?其特点和分配程序如何?
15.什么是顺序分配法?其特点和分配程序如何?
16.什么是代数分配法?其特点和分配程序如何?
17.什么是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其特点和分配程序如何?
18.什么是废品损失?如何确认发生的废品损失?
19.什么是停工损失?停工损失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1.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构成要素费用的是__________。
A.材料费用要素
C.人工费用要素
E.制造费用要素
2.下列各项中属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的有
A.完工产品数量
C.产品生产实际工时
E.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3.下列生产费用需要进行比例分配法进行分配的有__________。
A.甲产品直接领用材料
C.供水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
E.本月发生的外购动力费用
4.自制材料实际成本包括__________。
A.消耗的材料成本
C.支付的人工费用
E.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5.制定计划成本应考虑的因素有
A.基期年度平均实际成本
C.计划年运输费用变动趋势
E.计算便捷因素
6.对外购动力费用进行分配的标准有__________。
A.仪表记录
C.计划工时
E.动力定额耗用量
7.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有__________。
A.一次转销法
C.定期摊销法
E.报废摊销法
8.下列项目中属于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有__________。
A.职工的加班工资
C.职工的副食品价格补贴
E.职工参加职代会期间的工资
9.下列奖金中属于工资总额的有
A.年度综合奖
C.体育竞赛奖
E.科技奖
10.按下列人员工资总额计提的社保费用,应由管理费用负担的是
A.车间管理人员
C.企业销售人员
E.企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人员
11.计算计时工资时,要考虑的因素有
A.月标准工资
C.缺勤情况及性质
E.扣发工资的比例或标准
12.下列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法中,需要经过两次分配的方法有__________。
A.直接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E.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13.企业最常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__________。
A.直接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E.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14.采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劳务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有
A.分配给所有受益部门负担
C.转作本车间作制造费用处理
E.由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负担
15.下列费用中,属于制造费用的有__________。
A.机器设备折旧费 B.车间照明用电费用
C.产品“三包”费用 D.产品包装费用
E.车间日常消耗的材料费用
16.下列损失中,不属于企业废品损失的是__________。
A.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C.保管过程中损毁产品净损失
E.产品销售后发生的产品“三包”费用
17.企业的制造费用可分为
A.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未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
B.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C.
D.生产部门发生的产品生产管理费用
E.对生产部门进行管理发生的费用
18.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有__________。
A.工时比例法
C.
E.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19.企业提取的社保费用包括__________。
A.养老保险
C.
E.待业保险
20.在计算集体计件工资时,作为计件工资基数的产品数量包括__________。
A.合格品数量
C.
E.尚未完工的在产品数量
五、思考题
1.产品成本由哪些费用要素构成?
2.对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所发生的生产费用应如何处理?
3.列出比例分配法的基本公式。
4.编制生产费用分配表的一般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5.在实际成本计价时,发出材料的价值如何确定?不同的确定方法对产品成本与期末材料计价有什么影响?
6.在计划成本计价时,如何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7.什么是工资与工资总额?工资总额由什么内容组成?
8.如何计算计时工资?
9.如何计算计件工资?
10.分配工资费用的标准有哪些?如何分配?
11.社保费用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计提?
1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什么企业?
13.什么是直接分配法?其特点和分配程序如何?
14.什么是交互分配法?其特点和分配程序如何?
15.什么是顺序分配法?其特点和分配程序如何?
16.什么是代数分配法?其特点和分配程序如何?
17.什么是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其特点和分配程序如何?
18.什么是废品损失?如何确认发生的废品损失?
19.什么是停工损失?停工损失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前一篇:成本会计第二章练习题1/2
后一篇:第二章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