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启用

标签:
成都双流机场航班滑行道飞机运行杂谈 |
据悉,双流机场二跑道自2009年9月30日首次试飞成功后到2011年5月4日,仅用于微量航班起飞,未用于降落。它的常态化运行,意味着此后,二跑道将能同时承担航班的起降,最大限度发挥自身功能,大大缓解成都双流机场目前的运行压力,为机场进出港高峰期实现航班“分流”。
三小时起降13班
经过一个通宵加班完成跑道标识更换和其他准备工作后,昨日凌晨6∶00,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开放,进入常态保障状态。6∶45,从新加坡飞来的国航CA404航班由南向北平稳降落二跑道,随后滑到跑道南端,在机场地面指挥车引导下,经滑行道准确停在指定机位。这是降落在双流机场二跑道,执行载客飞行航班任务的第一架客机。
6∶55,川航(微博)3U8603航班离开停机位,从滑行道行进到二跑道南端,掉头后启动、助跑、加速,由南向北腾空而起,向九寨沟(微博)机场飞去。这两个航班一降一起,拉开了二跑道航班常态化起降运行的序幕。之后,前往北京、无锡、温州等城市和来自三亚、郑州、昆明等地航班,按照塔台的指挥在二跑道井井有条地起飞和降落。
二跑道常态化运行同时,一跑道也迎来当天第一波航班出港高峰。由于二跑道的分流,等候从一跑道起飞、排列在滑行道上的飞机队伍比以前短了一截。据四川省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常这个时候(出港高峰期),在一跑道排队等候的飞机大约有七八架,今日只有四五架,是平常的一半。”
昨日机场双跑道运行到当天上午9时结束。自首架飞机降落到9时双跑道运行结束的3小时内,由二跑道起降的航班共计13个,两条跑道共保障70个进出港航班安全起飞降落。
承运量有望翻两番
由于涉及飞机起降两种状态和南北两个方向,机场双跑道运行比较单跑道运行更为复杂,归纳起来主要为“隔离起降”和“半混合起降”两类模式。“‘隔离起降’模式指的是两架飞机分别从一跑道和二跑道同向起飞、同向降落或同向一架起飞、一架降落;而‘半混合起降’模式主要使用在进出港飞机较多时,将出港航班分流到两条跑道上同时进行起飞,而落地飞机将根据空管指挥使用其中的一条跑道落地。”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由于条件所限,今后一个时期的双跑道运行仍存在时间限制。目前,双流机场除星期日和星期一全天实行双跑道运行外,其余五天即星期二至星期六,每日9时之前实行双跑道运行,9时之后将根据空域情况,相关单位协商决定当天是否继续实行双跑道运行。
实行双跑道运行后,进出港飞机按照塔台的指令,在两条跑道分流,有利于逐步扭转两条跑道使用不平衡状况,提高飞机进出港运行效率,拓展机场飞行容量。据估算,实施双跑道运行初期,机场的飞行容量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4%左右,达到每天约630架次。度过磨合期后,飞行容量可望逐步提高10%,超过每天660架次,从而缓解机场保障压力。据介绍,二跑道常态化运行后,预计双流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可达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万吨、飞机起降量32.1万架次,相当于现有承运量的近两倍。
两大亮点凸现
“二跑道的常态化运行还将使双流机场成为国内少有的景观机场。”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二跑道除了本身承担的运行功能之外,还有两大景观亮点。一个是国内最长的飞机滑行道桥,飞机从航站楼向第二跑道滑行时,首先需要穿越“成都—新津(微博)”大件路滑行道桥,该滑行道桥由两条飞机滑行桥与两条机场内部通勤桥组成,是国内最长的机场内部跨线桥。而另一个景观亮点市民可以在路边看飞机在第二跑道上起降,更能看到“桥上过飞机,桥下跑汽车”的奇特景观。
提醒
乘机模式照旧时间不受影响
因为距二跑道相对较近的T2航站楼仍在建设中,所以旅客的乘机手续仍在T1航站楼办理。这也让不少市民担心,二跑道的常态化运行,会不会对旅客办理登机手续的时间有所影响?
对此,机场有关负责人表示,二跑道的常态化运行,不会影响目前机场使用的两种旅客乘机模式,即:飞机停靠到T1航站楼登机桥,旅客通过登机桥上下机,航班由引导车引导至二跑道进行起降;远机位航班,旅客将通过摆渡车搭载上下飞机。
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机场指挥室将根据航班情况合理安排乘机时间,不会造成旅客上下机等候时间增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