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手机想在中国翻身不易
(2008-10-25 17:59:14)
标签:
日本手机3gcdmatd-scdma杂谈 |
关键词:
在这一点上,日本手机企业显然比起同样热衷中国市场的韩国手机企业的战略就要差远了。三星和LG显然是聪明的,借助TD-SCDMA不但和中国政府保持了密切的关系,在CDMA和GSM领域也是如鱼得水,受到三大运营商的青睐,更受到中国用户的认可。
在中国移动一期TD测试和试商用的TD-SCDMA手机中,获得评价最高的竟然是三星。而这也为中国移动后期TD-SCDMA终端招标以及中国用户选择TD手机打下了很好的伏笔。而三星和LG在CDMA终端上长期的经营积累,使得其在中国电信CDMA终端集采中,成了海外军团的主力,把曾经的老大摩托罗拉远远的甩到了后面。
可以说,日系厂商退出后的市场份额并不是被中国企业收复了,恰恰是韩系手机获得了不少份额。
试用了一下夏普在中国市场推的第一款手机SH9010C,的确有其独特的亮点。尤其是夏普把在显示屏上的功底用在手机上能突现手机的档位,一些特殊设计也的确能够吸引眼球,因此也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市场价位。
但是,不要忘了,今天的中国手机市场以及中国用户对手机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市场分级相当明显,竞争异常惨烈,任何企业不在中国市场花些功夫是很难立足的。
中国中高端用户的二次换机或者三次换机趋于更加理性,价格、品牌、质量、服务、设计等多重因素成为用户选择机型的关键。单纯依靠一两款主打机型就想获得较好的市场份额的时期早不存在了。
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摩托罗拉在中国手机市场的节节败退,长时间没有优势机型推出以及市场能力的下降,用户已经很难相信摩托罗拉的机型。一些忠实用户也在后续选择中放弃,说明中国用户更希望选择在品牌、机型设计和质量、服务等能够有长期保障的手机企业推出的机型,尤其是中高端市场更有这种倾向。
而在过去几年,日本手机厂商纷纷退出中国市场,使得中国用户几乎忘记了日系手机企业的存在。曾经给中国用户留下的不良影响很难在短时期内消失。如今,夏普一家匆匆而来,有那么一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想要在零售渠道取得不俗的战绩显然是非常困难的,能否坚持住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曾经一直希望挤身中国手机市场前列的松下曾在一年时间内推出数十款机型,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但不到两年时间就全线崩溃,这不得不应该让日系企业认真思考,中国市场和日本本土市场到底有何不同?
如今夏普以日本本土市场第一的名义进军中国市场,是否考虑过这些问题?
如果如同许多媒体所预言的那样,日系手机厂商是看重中国即将启动的3G市场的话,是否想过在3G时期,中国手机销售以及对终端的要求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的运营商在3G时期的终端话语权又有那些变化?中国的用户对3G终端和2G终端的选择上又有那些不同?
如此多的问题不得不让我怀疑,夏普是否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日系手机厂商是否真的可以在中国市场翻身。现在虽然不好下结论,但从这几年中国手机市场错综复杂的局面来看,前景显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