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是强军之路
不是缩编国防科工委
而是科工委收编信产部
确保打赢信息化战争
大部制是解放台湾郑成功?
华为中兴联想以后能参与军工?
(1)
尽管大部制的方案不是非常完美,甚至有缺陷(主要是电信监管被认为是有些弱化),但是,仅就组建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来说,大部制对于我国强军之路,非常英明,是国家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防工业实际,推出一个英明决策。不仅正确,而且非常及时。博主非常赞成和拥护!
(2)
我国以前的军工体制,是国家国防科工委领导下的相对封闭的体系,军工企业虽然搞了20多年军转民和军地两用项目,但是,基本上没有改变军工企业的自我封闭性。一方面,军工企业自己市场竞争力比较差,无法在民用项目里赢得规模市场和规模效益,另外一个方面,各个领域的优秀企业也无法大规模进入军工领域。这个事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军事科研和军事工业的开发进度和科技创新速度。
(3)
西方国家的实践完全不一样,象美国的波音公司、洛克希德公司、GE等巨头,既是民用产业领军企业,又是世界级高技术武器最大的供应商。美国很少有国营企业作武器开发和生产。这样,这些巨头可以把掌握的全球最领先的技术积累,运用到武器开发中去。在不影响国家安全的情况下,而把一些军事技术运用到民用产品中去,一方面使得全人类从中受益,另外一个方面可以摊销军事研发成本,使得投资回报更高。
(4)
还有一个特点,我们必须注意,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制空权、制海权、制电磁权都严重依赖信息技术。我国武器和西方的差距,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信息战方面的差距。而我国信息技术,在民用方面,其实都已经名列世界前列。在制造商方面,华为眼看快成为世界老大,而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已经稳坐世界移动运营商和固定运营商老大。而几乎所有各类电子产品,中国都是世界最大的供应国。而局限于以前军事国防工业的封闭体制,我国的信息技术没有能过充分应用到武器开发中去。
(5)
在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组建后,原来信息产业部和国家信息办的政府资源和技术资源,整合到大部里面,国家的国防工业体系必然如虎添翼。
(6)
寓军于民,军民结合,把全国最有优势的资源,整合到军事工业的研发与生产中去。试想,如果华为、中兴、海尔、联想承担了军事技术开发,我们的信息武器还能落后吗?军事研发可以实行招标制,更加市场化,可以提高军费的使用效率,提高研发进度,甚至可以鼓励良性的武器项目开发商的竞争。
(7)
其实,我国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的研发和制造就已经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和实践,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神舟飞船,有几千家中国企业参与开发,包括很多民营企业。外国的经验告诉我们,私营民营企业应该逐渐成为中国国防工业主要承担着。中国国防工业应该培养出一批华为、比亚迪、中兴、海尔和联想这样的规模的高科技巨头来。
(8)
尽管马英九赢得2008年大选,陈水扁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台独的威胁没有得到根本消除。我们追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同时,战争威胁还不可放松警惕。大部制也许为解放台湾,铺平道路。大部制,中国新世纪的“郑成功”?我们拭目以待!
(9)
欢迎网友讨论互动和批评指正!
博主:张贯京
《华为四张脸》作者
《海外创始人解密国际化中华为》作者
2008-4-4日子夜随笔于深圳寓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