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任正非华为红海战略vs蓝海战略友商理念和谐拓展竞争力张贯京程东升 |
(1)如果出于公关策略,把对手说成“友商”,那其实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因为和谐社会的今天,谁都不愿意渲染自己的“狼性”。“红海"战略毕竟不是值得提倡的,而且也是企业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华为当然也在提倡”蓝海“战略!
(2)华为的“友商”理论,不仅仅是一个宣传口号,而且是一个生产力!这个就是其他很多企业所不能够做到的!华为通过和谐的战略合作,不仅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提高了在与“友商”互动中的竞争力!值得研究和学习!
博主:
张贯京
《华为四张脸》作者
2007-11-15
随笔于深圳
适当地和竞争对手开展合作,降低研发成本。孙总上个季度在欧、美会见了业界同业公司的最高层领导,大家讨论了在竞争的基础上,加强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问题。为什么不可以和对手公司合作?谁还有本事把价格再涨起来?继续降成本,成本还有哪里可降的?对我们公司,如果我们和对手联合起来搞研发,共同研发一个产品,研发成本降掉一半,我们的成本就降了一半。竞争对手也要手拉手,也要走向合作。因为都要度过这场灾难啊!
2004年2月12日,总投资金额为1亿美元的西门子华为TD-SCDMA正式成立。华为希望通过双方的市场和产品应用层面上的商业联盟,把合作方向真正深入到技术标准的具体应用上,从而为华为国际化助力。
任正非认为,华为的国际化是一步一步完成的,是与一个跨国公司合作然后再与另一家跨国公司合作推动的。在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过程中,核心技术是最关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技术能力代表着与合作企业交换许可的话语权。为了保证企业在核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华为强调与全球同行在技术、制造和市场开发领域的合作。
华为重视广泛的对等合作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使自己的优势得以提升。在合作中,华为坚持不卑不亢,平等友好的原则,也得到了国外著名公司的信任,包括一些竞争对手。华为经常去国际竞争对手那里参观、学习,双方高层更是时常交流。曾经有人问任正非,你们是竞争对手,怎么会让你去看呢?任正非说:
和平与发展是国家之间的主旋律,开放与合作是企业之间的大趋势,大家都考虑到未来世界谁都不可能独霸一方,只有加强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获更大的共同利益。所以他们愿意给我们提供一些机会。所以这种广泛对等的合作,使我们的优势很快得到提升,可以迅速推出很多新的产品,使我们能在很短时间提供和外国公司一样的服务。
为了进入当地市场,华为甚至也采取贴牌等方式。1998年后,华为开始考虑与许多国际著名公司洽谈贴牌方式的合作。华为最开始与摩托罗拉洽谈在GSM产品方面合作,将华为的移动交换机和摩托罗拉的基站设备组合,在国际市场上以摩托罗拉的品牌进行销售。由于双方实力存在明显差距,谈判进展非常缓慢,一直到2002年才达成合作协议,但成效不大。
2000年,华为又与朗讯洽谈以OEM方式提供中低端光网络设备,以朗讯品牌在全球进行销售,由于由于朗讯内部原因,朗讯没有把心思放在与华为的合作方面,同时,朗讯对逐渐壮大的华为也心存戒备,双方最终没能合作。
尽管如此,华为还是先后与西门子、英飞凌(Infineon)、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摩托罗拉(Motorola)、微软(Microsoft)、英特尔(Intel)、升阳微电脑(Sun Microsystems)、3Com、NEC、松下、TI、英特尔、朗讯、SUN、IBM等多家公司开展多方面的研发和市场合作。与NEC、松下合资成立了宇梦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则为华为设计基础的生产系统。
华为曾经通过与移动巨头高通合作,进入了葡萄牙的CDMA450市场,如今,CDMA450在全球遍地开花,而华为也拿到了全球CDMA450系统设备60%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