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任正非谈华为国际化程东升张贯京把酒论英雄 |
50年前,有两个青年在抬石头修教堂,一个智者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一个青年告诉他“我在抬石头”,另外一个青年则说“我在修教堂”。50年过去以后,说抬石头的人还在抬石头,说修教堂的已成了哲学家。对人生的态度不同、境界不同,人生的道路也不尽相同。
如果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男人,只有一份职业,那样的生活实在不算完整,一个真正的男人在职业之外,还要有一份可以为之奋斗若干年甚至终生的事业。
我始终很难理解那些认为工作是件苦差使,总想逃避的人。一些朋友不无羡慕地说,周围某某人成了大富豪,什么都不用做,就是吃喝玩乐。舒适、安逸的生活是人人都向往的,毕竟,懒惰是人的本性。但是,生活的舒适有时候会让我们丧失斗志,从而平庸下去。对于一个真正有事业心、有高尚人生追求的人来说,让自己平庸是绝对不可饶恕的。我倒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高尚的追求,仅仅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让自己无法停止前行的步伐,因此,我也不想平庸,因此,我更愿意将舒适的生活作为更好地工作的重要保障,而不是人生的终极追求。
这种状态让我理解了国内外成功人士的惊人举动——2006年6月25日,著名的美国投资家、世界第二富豪、素有“股神”之称的沃伦·巴菲特宣布,陆续将大约85%的个人股份逐步捐赠给慈善基金会,价值达370亿美元之多。这笔庞大捐资的大部分都将被托付给巴菲特的好友比尔·盖茨夫妇的慈善基金会。
企业家创造的财富为什么可以叫做社会财富?
首先,一个人的生活消费是极其有限的,除了那些穷奢极欲、没有长远眼光的爆发户外,真正的企业家个人消费总是有限的,比尔.盖茨也不过住了一处价值一亿美金的住宅,相比他创造的数百亿美金财富,所占比例并不大。剩余的那些财富,即使还是以企业家私人的名义存在,但无论是投放在企业中,还是存放在金融机构,其实已经起到了社会财富的功能,本质上说还属于社会财富。因此,一个真正的企业家,追求的一定不是个人财富本身,而是一项事业,一种梦想。很多人不只是为了自己活着,至少不只是为了物质享受活着,尤其是那些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
我的那位朋友,最终被猎头公司挖到了华为,其实,我知道他最终会如此选择,因为,他看中的不单单是个人财富,而是想做一份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
长期高强度工作,销蚀了任正非在内的很多华为人的健康,更别说为了工作牺牲很多本应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了。任正非认为,这是华为能走到今天,能取得暂时的成功的重要原因,而华为要继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实现既定的目标,华为人就必须继续艰苦奋斗下去,不能有一天的松懈。
这是一个被无数次检验过的真理——成功意味着巨大的付出。
任正非大抵也是这种心态。
节选自<任正非谈华为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