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2025-08-04 08:26:08)
标签:

旅游

景迈古茶园

翁基寨

景迈大寨

茶祖庙

杂谈





            景迈古茶园,位于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境内,是东汉至唐朝时期的古遗址,是世界已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培植型古老茶园。古茶园分布在海拔1140-1600米之间的丛林中,分布面积达1870公顷,现存1180公顷,集中在惠民镇景迈、芒景两个行政村地域范围内,还涉及惠民镇芒云村和糯福乡勐宋行政村。遗产要素包括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和3片分隔防护林。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9月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批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全球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巩固了我国在茶树发现、栽培、茶叶贸易、运输、以及茶文化形成、传播等领域的主导地位。
            景迈古茶园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是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是茶叶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的发祥地,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保存完好的茶树基因是未来茶叶产业发展的种质资源库。景迈古茶园反映了传统茶祖信仰基础之上,政府管理与基层自治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展现了山地环境下布朗族、傣族等山居民族人民对自然资源互补性利用的独创传统,村寨与传统民居建筑在选址、格局和建筑风格方面,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缩影,是传承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最重要的实物载体。
           我们先后到了糯岗老寨、古茶林、翁基寨、景迈大寨,总计用了4个多小时,对这片神圣的山林有了更美好的体验。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1.  太平掌古茶林,景迈古茶园5大片区之一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2.  太平掌古茶林,总面积311公顷,以白象山为中心,位于景迈村景迈大寨,是景迈村唯一开放展示的古茶林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4.  “景迈山古茶林”景区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5.  国保碑(国七)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6.  古茶林,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为茶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形成传统林下茶种植方式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7.  世居民族先民创造的林下种植茶树的方式延续至今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8.  已经是几十年乃至数百年的古茶树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9.   据估算,目前古茶林中茶树超过120万株,其中100年以下占多数,100-150年的占9.8%,150年以上的占0.7%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10.  茶树开花结果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11.  茶花朵朵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12.  林中古树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13.   这株300年的茱萸树进行了修剪,不让其过分遮挡阳光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14.  茶树王,已有1300多年,系唐代所栽,至今年年还能产茶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15.  古茶林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16.  茶花亭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17.  茶马古道遗迹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18.   景迈山古道是茶马古道滇藏线普洱至澜沧段的一条入山小路,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19.   此道在现代公路修通前,是先民对外交通的唯一道路,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用茶叶换取马帮商队带来的盐巴、棉布、农具等必需品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20.  该古道长约14公里,宽约2米,1980年修建公路后,多数古道以已被拓宽、覆盖或废弃,现仅存景迈大寨100多米完整路面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21.   翁基寨,属澜沧县惠民镇芒景村,主要民族为布朗族,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迈古茶园”的文物构成,也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要素9个传统村落之一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22.  寨门,翁基寨位于芒景山山脉北端,依山势而建,被古茶林包围,“翁基”在布朗语中是“看卦”的意思,相传布朗先民迁徙到景迈山时,就在此地看卦选址立寨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23.  村寨完整保存布朗族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全村49栋干栏式传统民居均为国保级文物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24.  这些民居是“活着的”文物,上层为居住区,下层经功能化改造为茶铺、餐厅等场所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25.   建筑呈方形或L形,门窗雕刻保持布朗族传统纹样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26.  茶铺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27.   民居依山而建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28.  村中环境整洁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29.  步步向上,民居层层分布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30.  村中古树参天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31.  翁基佛寺建于村北高台上,是举行宗教活动与重大节庆的场所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32.  翁基佛寺也是国保级文物,2009年重修,景迈山的佛寺都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寺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33.  一对雄狮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34.  佛寺由佛殿、藏经阁、僧房等组成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35.  大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金像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36.  景迈佛寺,位于景迈大寨中心地带的高台上,由寺门、主佛殿、塔亭、金塔、新佛殿与僧房组成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37.  老佛殿、塔亭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建于清末民初,也是国保级文物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38.  老殿朝东,殿前塔亭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39.    大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40.  茶祖庙,位于景迈大寨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41.  内有很大的广场,用于敬祖、祭祀、集会、喜庆等活动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42.  景迈山茶祖先:王子召糯腊和其妻喃应腊
       据有关傣文资料记载,并经考证,景迈大寨古茶林驯化与栽培最早可追溯到佛历439年(公元前63年),传说一个傣族部落的王子召糯腊带着随从,追赶一头金鹿来到了密林,鹿消失了,时临傍晚,他们也累了,就在林中休息,第二天清晨,王子被四周美景所吸引,回去后就带着妻子喃应腊及子女和随从、部落民众来到此处居住。一次妻子喃应腊患了怪病,王子偶然发现一种树叶嚼后回味甘甜,便带回给妻子煮食、沐浴,妻子的怪病就治好了,于是王子就令臣民开采和种植,被后人称之为“茶树”的树。

甲辰秋游滇西(五十三)景迈古茶园
43.  茶祖庙内供奉佛祖的金塔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茶早就名扬天下,在这里我们游览中找到了茶文化的根,确实不虚此行。接着我们前往西双版纳而去。。。。。。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