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025-07-06 08:31:09)
标签:

旅游

丙中洛

翁里村

怒江第一湾

白汉洛教堂

杂谈





            丙中洛被誉为“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其核心原因在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多元宗教和谐共存及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生态环境。
           由于怒江两岸高山阻隔,几个世纪以来除了滇藏茶马古道,丙中洛几乎外界很少有人深入,现在这里是进藏219国道“丙察察”线的起点,这里雪山环绕、风景秀丽,是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核心区之一,怒江第一湾、石门关、茶马古道、翁里村(又称雾里村)等精品旅游景点汇聚于此。
           丙中洛位于怒江大峡谷尽头,被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环抱,形成壮观的峡谷地貌,怒江在此形成“小三江并流”奇观,终年云雾缭绕,与蓝天白云交融如神话世界。据称冬至时可见太阳两次从不同山峰升起落下的天文现象,可惜时间不对我们无缘此特殊的视觉体验。
           我们除了到了普化寺、重丁教堂和石门关,先后还来到翁里村、滇藏分界点、秋那桶、丙中洛观景台、怒江第一湾和迪麻洛,基本把整个丙中洛及周边地区走了一遍,全面感受这旖旎的滇藏风情。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1.   怒江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  怒江大峡谷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3.  翁里吊桥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4.  翁里村朝红桥,始建于1975年,仅支持人马通行,故城“人马吊桥”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5.   朝红桥现经改造,已成为一个网红旅游景点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6.  省保碑,翁里村坐东朝西,南连甲生村,北接秋那桶,东邻怒江,西靠碧罗雪山,民居建筑群以干栏式木楞房及土墙房加盖石片屋顶为主,建筑就地取材,运用传统工艺建造,基本保存了怒族传统的建筑风格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7.  民居就在田边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8.  荞麦,我第一次明确知晓这是荞麦,居然与小麦、大麦、元麦完全不一样!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9.  当年的茶马古道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10.  翁里村紧靠怒江,常常江雾弥漫,故又称“雾里村”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11.  民居临水而建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12.  木楞墙、木板瓦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13.   山里人家,花草点缀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14.  传统民居也砌起了砖墙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15.  干栏式民居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16.  村里的石拱桥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17.。原汁原味的传统建筑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18.  不多见的鸭子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19.  小狗看家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19.。村里篮球场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0.  白塔、经幡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1.  天然瀑布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2.   溪流湍急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3.  我们走“那恰洛桥”(属于秋那桶村)回到公路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4.   219国道滇藏交界处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5.   著名的“丙察察”进藏线,丙中洛——察瓦龙——察隅县城,全长270公里,西藏段正在改造,周一到周五除持专门通行证,其他车都不能过,我们原计划到察瓦龙乡看看,那天正是周一,不得通行,于是只能在此回头了。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6.  西藏去过,这次总算又来到了丙察察,打卡留个纪念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7.  回头来到秋那桶村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3.  秋那桶村是丙中洛镇最北的一个村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4.  秋那桶与翁里村相似,其突出的就是传统怒族民居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5.  因为靠近公路,秋那桶也建了一些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6.    丙中洛观景台,位于丙中洛镇附近,贡当神山山顶上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7.  观赏碧罗雪山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8.  俯瞰丙中洛坝子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29.  蓝天、神山,坝子、梯田,“人神共居”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30.   “怒江第一湾”观景台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31.  怒江第一湾,位于丙中洛镇日丹村附近,怒江由北向南被王箐大悬岩阻隔,江水被迫改为由东向西,然而流了300余米又被单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在此掉头由西向东急转,形成一个半圆形大湾——怒江第一湾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32.    湾中心有个村子名坎桶村,台地高处距怒江江面500米,为半岛状小平原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33.  观景台看怒江第一湾,怒江是我国大江大河上唯一没建水电站的,2300公里国内段完全是自然状态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34.  迪麻洛就在丙中洛附近约30公里,也是云南藏区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35.   白汉洛教堂,位于贡山县棒当乡迪麻洛村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36.  教堂附房,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法国传教士任安守建,后激起与藏传佛教的矛盾,在喇嘛的组织下,发生焚烧教堂杀死传教士的“白汉洛教案”“维西教案”等,任安守建的重丁教堂与白汉洛教堂于1905年被烧,而任安手逃脱幸免于难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37.  白汉洛教堂,此后任安守和法国领事与清政府交涉,要求赔偿30万两白银,清政府杀了普化寺的一个喇嘛,和几个"暴徒",赔付了15万两白银·,另一半以三品官衔冲抵,从此任安守有了官衔,传教更堂而皇之,此教堂也得以重建,任安守在华40余年,1936年死后安葬在重丁教堂内的墓地

甲辰秋游滇西(二十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下)
38.  教堂为中西结合的木构建筑,门为牌楼式样,用六抹格扇装饰,藏式窗户,三层钟楼为楼阁式

          当年任安守等教徒,翻越雪山进入几乎没什么人的藏区,与藏传佛教有碰撞,有互动,最后共存,其中的故事也值得我们深思,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天当地还有那么多人信奉“洋教”,这大概也是丙中洛“人神共居”的一个方面吧。
           离开迪麻洛前往贡山县城入住。。。。。。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