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2025-06-30 08:26:16)
标签:

旅游

狮子关

沙登箐

石钟山石窟

玉水坪遗址

杂谈





                石钟山石窟分三个区,位于不同的地方,石钟寺区8个窟,狮子关区3个窟,沙登箐区6个窟,总共17个窟,虽然开凿的年代在南诏、大理国时期(唐宋时期)相对全国四大石窟,时间较晚,石窟数量也不算多,但石钟山石窟不仅展现了流传于大理白族地区的佛教密宗阿吒力教派的佛、菩萨、明王、力士等造型,还开凿了“阿央白”女性生殖崇拜雕刻,南诏王室的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图像等内容,这在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是罕见的。石窟造像在多方面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容,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和历史文物价值,列入我国的首批国保。
             狮子关区在对面一个山上,要下到山谷再上行爬一段山路,所幸上下落差大约仅100多米,我们当然不容错过,就步行前往狮子关区了。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1.  石钟山寺庙群,山顶上是玉皇阁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2.   下到山谷,经过石桥才能再上狮子关所在的山头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3.  桥上遍是青苔,看来走的人不多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4.  景区道路还是挺不错的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5.    龟裂纹红砂岩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6.  崖壁上“狮子关”石刻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7.  第九号石窟,保护房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8.    蟾蜍,九号石窟前平整石壁上雕刻,长150、宽70厘米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9.  狻猊,石窟前雕刻(俗称睡虎),龙之子,形如狮,作护法。东侧留诗刻“苔藓XXX/石精成XX/饥渴不饮餐/冬夏忘寒暑/高卧镇名山/万山无生灭/康熙岁次乙丑(1683)燕都李君贤青云氏题并书”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10.  第九号石窟   波斯国人造像,拱形浅龛,龛高118、宽90厘米,雕像高90厘米,脸部与腕有残损,像龛旁有壁书“波斯国人”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11.  狮子关三个窟分在上下三处,第十号石窟在凌空石壁上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12.  第十号石窟   梵僧像,高166厘米,凝视站立,头顶叠式莲花形冠,是阿吒力教派信奉的观音菩萨化身,左足旁有一躬身回首犬,项系响铃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13.  上侧刻题记:紫石云中/信境兰若/盛德四年(1179)六月七日造像/施主工匠金榜扬天王秀剏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14.  爬山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15.  穿洞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16.  第十一号石窟保护房(门锁着,所幸可以在门窗洞中拍摄)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17.   第十一号石窟,为南诏第一世王细奴逻“全家乐”,共雕七躯造像。此窟于1951年才发现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18.  造像坛刻为床榻形,右边细奴逻袖手执笏端坐,头戴莲花头嚢,身穿锦袍,左边后妃袖手端坐,中间为太子,其下方坛前设一铺帛方形供桌,上置三盘供物,左右各侍立两个男女侍者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19.  明代大理著名白族文人李元阳等五人“过狮子关”题刻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20。  观音崖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21.  沙登箐区相距约14公里,开车过去还要绕点路,我们就从石钟寺展室中了解此区的造像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22.  石钟寺展室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23.   沙登箐第十二号石窟   佛、菩萨像,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五小方形浅龛,为一佛二弟子、一佛二菩萨、阿弥陀佛立像等;下层四龛为高浮雕,释迦佛坐像、弥勒佛坐像、阿弥陀佛造像等,有“······天启十一年七月廿五日”题记,是石钟山有明确纪年,雕刻年代最早的石窟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24.  第十三号石窟   阿嵯耶观音,为圆拱形浅龛,像高0.6米,此为南诏、大理过特有的观音像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25.  第十四号石窟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为尖圆拱形浅龛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26.  坛上刻弥勒佛善跏趺坐于方形仰莲上,跣足踏二仰莲,龛外二弟子像尚好,两侧二胁持菩萨风化残损严重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27.  第十五号石窟    毗沙门天王,为圆拱形浅龛,像高2.44米,脚穿战靴,踏于二夜叉鬼背上,右手执三叉戟,左手托一塔,项后刻火焰纹头光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28.  第十六号石窟   大黑天神,为圆拱形浅龛,像高2.46米,头戴骷髅冠,颈及腰间挂骷髅头为璎珞,二蛇缠双足,六臂各持法器,项后刻火焰纹头光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29.  第十七号石窟  观音化现梵僧,为摩崖阴线刻,依壁阴线刻一梵僧,像高1.22米,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30.  离开狮子关,很快走到景区景交车上车点乘车回到大门口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31,  沿途风光无限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32.  路遇牛群

           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相互比邻相连均处于横断山脉深谷区,怒江、澜沧经、金沙江“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我们侍立剑川石钟山景区,到维系县城入住,途中特地晋国兰坪县的玉水坪遗址。
           玉水坪遗址地处横断山脉西北纵谷区,洞穴发育在灰岩层面中,属溶洞类型,1976年因修河堤被发现,1984年期先后进行了六次考察、发掘,共出土时期近千件,骨、制品3000余件还有部分陶片,动物骨骼等史前文物,把怒江州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万年,为研究澜沧江流域的人类活动和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33.  玉水坪遗址,国保碑(国七)和遗址介绍碑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34.  周围围栏,不得入内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35.  山间的溶洞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36.  发现史前文物的山洞口(选自网络)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37.  出土的大量骨、角制品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38.  出土的石器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39.  出土的有孔獐牙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40.  出土的骨器

甲辰秋游滇西(十八)石钟山石窟(下)
41.  离开玉水坪继续前往维西县城

          虽然路况不错,但毕竟是山间公路,从玉水坪到入住维西县酒店大约60公里,我们也走了1.5小时。明天将沿着澜沧江活动。。。。。。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