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2025-06-22 08:26:13)
标签:

旅游

海龙屯

光碧楼

五凤楼

得月楼

杂谈





              驶离普济寺,又是行车约10公里我们来到丽江古城黑龙潭景区。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丽江木氏先祖将统治中心由白沙古镇迁至狮子山,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明代土司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完善,使得丽江古城进入其发展的第一个辉煌时期,清朝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手工业的发展,丽江古城逐步发展为商业中心,民国后丽江古城的大小商号已达1200多家。1997年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丽江古城包括大研古城(包括黑龙潭)、束河古建筑群、白沙古建筑群。2002年国务院批准丽江撤地设市,丽江古城隶属于丽江市古城区。
          黑龙潭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旧名玉泉龙王庙,园内有8万多平方米的水潭,系有数十眼喷涌的泉水汇集而成,因潭水清澈如玉,而得名玉泉,后清嘉庆、光绪帝两次敕封“龙神”,而改名为黑龙潭,是丽江古城水系的源头。
           黑龙潭古建筑群由龙神祠、得月楼、戏台、锁翠桥等原生建筑,还有后来迁建于此的福国寺解脱林门楼、五凤楼、原土知府衙署的明代光碧楼及清代一文亭、文明坊等建筑组成,被称为·“丽江明清建筑博物馆·”园内还有数十通明清碑刻。黑龙潭古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1.  黑龙潭,坊前两侧作八字影壁,前置四尊明代雕刻石狮系原忠义坊口遗物迁立于此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2. 国保碑(国六)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3.  景区导览图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4.  “文明坊”,景区大门,正面悬“黑龙潭”,原为文庙门坊,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966年移建于此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5.   锁翠桥,建于清光绪三年(1887),桥头有“漾青”“锁翠”古匾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6.  锁翠桥,是一座廊屋式风雨桥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7.    一文亭,清中期建于古城木府关闭楼前,相传是一位纳西族老太太,募化铜钱只取一文,积少成多,建成此亭,故名“一文亭”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8.   黑龙潭水面面积达8万平方米,象山、玉龙雪山映入水面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9.  湖光山色,晴空雪峰、亭台楼阁,风景殊胜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10.  解脱林,现为东巴研究院一部分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11.  解脱林,原为芝山福国寺的门楼,明万历年间建,为重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风格典雅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12.  第二进大殿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13.  殿内东巴图画装饰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14.  两侧副厅,院内装饰别具一格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15.  十二生肖柱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15.  纳西族煨桑炉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16.  东巴教的神像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17.   东巴文化研究院,1981年成立云南省社科院丽江东巴文化研究室,2004年发展为研究院,2003年院藏897种东巴古籍文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18.  2020年建成“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馆”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19.  文献馆主要由光碧楼、天雨楼和副楼组成(下文介绍)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20.  光碧楼,原为出入木氏府衙玉音楼和三清殿的门楼,此后屡有毁损重建,民国后作为教育、办公用房,1982年迁建于黑龙潭现址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21.  天雨楼,位于光碧楼后的山坡上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22.  天雨楼,三层楼高耸,巍峨雄壮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23.  龙神祠,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清嘉庆十七年(1812)和光绪十五年(1889)两次被皇帝敕封“龙神”,使黑龙潭成为中国名泉,龙神祠被民间成为“龙王庙”,“天光云影”四个大字十分夺目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25.  龙神祠有不少配套·建筑,现在都已不再是庙宇,而是作非遗项目传承、研究场所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26.  古戏台,位于龙神祠对面中间是一片大广场,人们演戏给龙神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27.  龙神祠建筑群,当年是黑龙潭的主要建筑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28.   1990年代新建的“万寿亭”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29.  旱地廊桥,也是一景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30.  福国寺五凤楼,位于公园北端,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原为福国寺解脱林大殿,1979年迁建现址,2006年列入国保,2017年随丽江古城水系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31.  五凤楼,门楼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32.   五凤楼又称法云阁,原为木氏土司的别墅及家庙,屋顶富于变化,各个方向的檐角都像五只展翅欲飞的彩凤,由此得名。明崇祯十二年,徐霞客应知府木增相邀曾在五凤楼住了八天,并著《徐霞客游记》记载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33.  两侧附楼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34.  楼前“三多神”像,三多神是玉龙雪山的化身,纳西族信奉的保护神,相传为骑白马、穿白甲、戴白盔、执白枪的战神,每年二月初八是他的生日,也成为纳西族的民族节日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35.  玉带桥为五孔桥,与两端长堤把黑龙潭一分为二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36.  长堤两端有桥亭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37.  玉带桥如长虹卧波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38.  桥上雕有大象、狮子,故“象狮桥”又名“相思桥”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39.  得月楼,位于黑龙潭中心,建于清光绪二年(1875),1963年重修,为三重檐钻尖顶楼阁式建筑,基座呈八角形,高约4米,通高20米,阔、深皆三间,翘角翼然,彩绘缤纷,镂雕传神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40.   得月楼四面林水,悬有“得月楼”匾额,及正面两幅楹联均由郭沫若1963年来访时题写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41.  巍巍象山,古木参天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42.  苍松翠柏,烈士安息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43.  “都盘修曲”纳西族的保护神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44.  黑龙潭水与外面河、溪相连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45.  牡丹苑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46.  一个相对独立的园中园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47.  品茗、观赏东巴音乐的好去处

甲辰秋游滇西(十)丽江黑龙潭
48.  潭映雪峰,著名打卡点

          黑龙潭十年前来过,感觉现在更加文明,不再有以东巴文化诱惑游客算命的事了,真正东巴文化陈展也很有吸引力,值得一看。。。。。。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