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8748394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龙年春游云南(八十三)云南省博物馆之开疆戍边展
(2025-06-09 08:26:10)
标签:
旅游
开疆戍边
元代行省
儒学
土司
杂谈
继续参观云南省博物馆文化历史常设展之五“开疆戍边——元明清时期的云南”展览。
元明清被视为云南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三个历史时期,在此阶段,汉族、蒙古族、满族等外来民族大量进入云南,与当地土著居民一起聚居,繁衍人口,云南“夷多汉少”的局面被打破,形成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多民族融合格局。此后作为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云南包括汉族在内的26个民族4000万人口,和睦共处,其中有15个民族为云南省独有民族,他们和其他民族一起,创造了丰富绚丽的多样性民族文化。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军队渡过金沙江,灭大理国。1276年赛典赤·瞻思丁奉元世祖之命建立云南行省,将云南省政治中心从大理移至昆明,元统治者对军事、经济、商业、文化全面加强管理,从而稳定了在云南省的统治。
明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军征滇,次年攻克大理,将云南纳入明朝版图,置云南布政使司,建立云南各级行政机构和军事系统,健全完善土司制度与羁縻政策,汉族移民的大规模进入,极大促进了云南经济、文化的发展。
清顺治十五年(1658)清军入滇,改布政司为云南省,设巡抚、并设云贵总督,清王朝一改前朝的庄田和军屯制度,在边疆地区实施改土归流,经过二百多年在云南的经营和管理,逐步形成了现代云南的格局和多元民族的特征。
1.
云南省博物馆
2.
开疆戍边——元明清时期的云南
3.
明代郑和(云南晋宁人)率船队七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4.
元世祖平云南碑(仿制品,国五),原碑1304年立于大理苍山中和峰麓,记述元世祖忽必烈平定云南及广设郡县的丰功伟绩
5. 元王朝对云南的管理,挑选赛典赤到云南,着手建设行省,改军事统治时期的万户、千户、百户为路、府、州、县,并将行政中心从大理迁往中庆(昆明)
6.
赛典赤·瞻思丁,在担任云南平章政事(云南最高行政长官)的六年间,施行均税赋、兴水利、置屯田、抚孤贫、倡儒学等措施,功勋卓著,成绩斐然,对云南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7.
云南建立行省后,对少数民族地区,部分派“流官”,大部选拔少数民族首领任“土官”
8.
青花玉壶春瓶、青釉菱口印双鱼菊纹盘,明
9.
青釉堆贴水波纹盖罐,明
10.
溪处甸长官司正长司印,明洪武,
云南分巡迆西兵备兼管水利道之关防印,清乾隆,
曲靖卫指挥使司经历司印,明洪武
11.
云南提督总兵官印,清咸丰
12.
临安府溪处土司之印,清
13.
车里宣慰司象牙动物纹印章,清
14.
沐英(1344-1392年),少孤,朱元璋和马皇后收为义子,善战,1381年与傅友德和蓝玉率30万大军征滇,第二年傅友德和蓝玉率军班师,留沐英率数万军兵镇守云南,沐英提出垦荒屯田建议获批准,逐步推进建制、经济、文化建设,云南得以稳定。沐氏自沐英始镇守云南,直至明末历200多年
15.
云南府铜牌、铜权,明
16.
沐氏家族有归葬南京的祖制,所以只有少数人因特殊原因留葬于云南
17.
宝石金花籫、金镶红宝石花开富贵发簪,明,呈贡王家营沐氏家族墓出土
18.
镶玉金耳环、镶石金戒指,明,沐氏家族墓出土
19.
连珠纹金手镯,明,沐氏家族墓出土
20.
金三丝(四件儿,明,呈贡王家营沐氏家族墓出土
)
21.
金箍,明,呈贡王家营沐氏家族墓出土
22.
金带饰箍,明,呈贡王家营沐氏家族墓出土
23.
金圆片明,呈贡王家营沐氏家族墓出土
24.
金古钱纹拍,明,呈贡王家营沐氏家族墓出土
25.
金镶红蓝宝石冠,明,呈贡王家营沐氏家族墓之沐崧夫妇合葬墓出土,云南省博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26.
明沿袭元制设土司,但“内地”设土府、土州、土县极少设土司,“夷地”则设土司,设立了区别于流官的职衔,如宣慰使、宣抚使等
27.
清王朝对云南的管理,在讨平吴三桂后,
对云南实行了更加有效的全面管理
28.
沿袭土司制度,中后期全面实行“改土归流”
29.
红河思陀司署土司用具一组,清
39.
土司用具,清
31.
盈江傣族盏达宣抚司刀氏宗谱
32.
傣族漆金宝塔形套盒,民国
33.
银高足莲瓣钵,民国
34.
银净水钵,民国
35.
土司用伞
36.
全套银壶、银杯、银盘、银匙,清
37.
元代云南行省后,儒学正式成为官学,从此文风大盛
38.
元以后各地建孔庙,尊孔读经,影响深远
39.
明清时期,云南各地还办起了民间的书院,有的还名盛一时
40.
鹤庆州儒学记印、丽江府儒学记印,清乾隆
41.
凯江府儒学记印、清乾隆
他郎所儒学记印,清光绪
42.
保山县儒学记印、镇源直隶厅儒学记印,清乾隆
43.
孔子圣迹图·萍实通遥,清
44.
边屯文化
45.
烟斗、牛角打火器
46.
砝码,清
47.
银錾花帽箍
48.
傣族黑陶净水瓶
49.
傣族银臂箍
50.
瑶族银牌扣
51.
瑶族顶板
清代后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危机四伏,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云南人民奋起斗争,百年风云激荡。。。。。。待续。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龙年春游云南(八十二)云南省博物馆之妙香佛国展
后一篇:
龙年春游云南(八十四)云南省博物馆之百年风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