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2024-08-08 08:26:11)
标签:

旅游

西宁市博物馆

沈那遗址

晨曦微露

河湟印迹





            本文原发于2024-07-17,一直未见,为保持系列游记完整,特此重发,次序打乱,敬请见谅。

           从湟源到西宁车程40公里,我们下午4:15赶到西宁市博物馆前,得以顺利入馆。
           西宁,青海省省会,取西陲安宁之意,古称西平郡、青唐城,位于黄河上游最大支流湟水河中段西宁盆地,既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也是青藏高原第一大城市,丝绸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
         西宁市博物馆位于城北区门源路西宁市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心,2021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1000余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3000平方米,文物库房1000平方米,配有文物修复室和社教活动区、休闲中心等服务设施,是一座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博物馆,馆藏有青铜器、陶瓷器、玉器、金银器、书画、古籍等各类珍贵文物。现在正在展出的常设展为“晨曦微露——沈那聚落遗址出土文物展”、“河湟印迹——高原古城变迁展”、“舞韵河湟——一带一路中的西宁文物展”,还有临展“美石之语——天津博物馆藏明清玉器展”。我们走马观花都看了一下,总体印象质量高的展品不多,但布展思路还是不错的,让我们对西宁市的历史发展有了较清晰的了解。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1.  西宁市博物馆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2.  序厅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3.   晨曦微露——沈那聚落遗址出土文物展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4.  沈那遗址(国六),位于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毛胜寺旁(市博物馆就在附近),处于北川河第二阶台地上,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文化内涵以齐家文化为主,距今约4200-3500年。1948年由著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先生发现,作为齐家文化时期西宁盆地中心聚落,它面积大,有一定规模的人口和分布明确的区域,佐证了当时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方式,为我们洞见河湟地区齐家文化发展、乃至中华文明演进历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认知角度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5.  双耳陶罐,陶杯,铜石并用时代(公元前2200-前1800年,下同),沈那遗址出土,西宁市博物馆藏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6.   各类陶器,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7.   单耳陶杯,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8.    双耳彩陶杯,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9.   双耳彩陶罐,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10.  高领折肩双耳陶罐,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11.  石斧,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12.  石刀、石刮削器,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13.  石纺轮、陶纺轮,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14.  纺织工具,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15.  纺织工具,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16.   骨锥,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17.   螺纹羊角器,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18.   骨针,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19.  卜骨,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20.   陶球、海贝、牙饰,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21.  绿松石、萤石,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22.  天和石壁,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23.   玉芯、玉琮,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24.   玉琮,沈那遗址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25.  玉璧,征集,西宁市博物馆藏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26.   阔叶倒钩铜矛,沈那遗址出土
        此塞伊玛-图尔宾诺式铜矛,与乌拉尔地区(今俄国)发现的基本一样,在我国山西、河南、陕西博物馆也有类似品,可见早在4000多年前,居住在沈那的先民已经与欧亚草原青铜文明有了初步接触,开启了后世东西文明往来交流的历史序幕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27. 沈那遗址就是早期人类聚居地,城市的雏形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28.   河湟印迹· 西平安宁——高原古城变迁展
       西宁沈那聚落遗址就是西宁市最早建城的雏形,西汉时期,河西走廊、河湟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版图,建西平亭,屯田河湟,为西平郡城城市初设奠定了基础,东汉建安十九年(214)汉王朝设西平郡,成为河湟地区中心,魏晋沿革,南凉建都,隋唐设城,宋代为唃厮啰政权都城所在,公元1104年宋设西宁州,历经金、西夏、元、明、清,建制略有不同,但“西宁”之名沿用至今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29.   历史篇:城垣·城市与人文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30.  波斯金、银币,波斯萨珊王朝卑鲁斯执政时所铸(457-483年)1956年西宁城隍庙街出土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31.   白釉瓷壶、鸡首瓷壶,唐,西宁市博物馆藏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32.  葵口银蘸碟、粉彩仕女瓷茶碗,清,西宁市博物馆藏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33.   西宁城址数次变迁,现城为清代方城基础上发展的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34.   四城门遗址、城内主要标志性建筑城隍庙、文庙现犹存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35.    缸豆红笔洗、胭脂红暗刻龙纹印泥盒、釉下三彩水盂,清,西宁市博物馆藏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36.   铜便携式笔筒、青白釉鸟形砚滴、粉彩寿桃笔筒,清,西宁市博物馆藏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37.   铜鎏金上师坐像、铜鎏金观音坐像、牛角镂空花观音像,清,西宁市博物馆藏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38.   现代篇,古城新貌

癸卯秋游甘青(五十三)参观西宁市博物馆(上)
39.   未来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沈那遗址出土发现的灰坑、墓葬群、文物充分证明了早在4000年前,西宁地区已经有人类在此活动、繁衍、生息。宋代唃厮啰时期,西宁一度成为东西交往的国际大都市。如今作为一带一路中的重镇,正在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还有专题展。。。。。。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