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自元初在街子镇一带定居后,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明初形成循化“十二工(相当于今行政村)”化隆“外五工”,明廷任命部落头领为世袭百户(土司)管理,每个工以下又有若干小工(自然村),清乾隆年间因反清起义被镇压村庄半毁,十二工被缩编为八工,直至民国。因为信奉伊斯兰教于是在每个工都有一个大寺,每个小工也有一个小清真寺,这就形成了撒拉族共有156个清真寺,其中在“八工”和“外五工”中心地一般都建于明代,其中有不少还保存完好,科哇清真寺、孟达清真寺、张尕清真寺、塔沙坡清真寺、清水河东清真寺,均于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月21日上午,我们先后到访了这些清真寺,因为基本情况相似,我把这几个清真寺放在一篇中一起纪录了。
一.
草滩坝清真大寺
草滩坝清真大寺位于循化县城西北部西门繁华地段,始建于明代,2010年重建了仿古三层大殿和六层综合教学大楼。礼拜大殿雕梁画栋,外饰传统绿色琉璃瓦和精美砖雕,内饰为撒拉族木雕,整个建筑风格既继承了古典传统建筑风格,又体现了民族建筑文化,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精品。

1. 草滩坝清真大寺,位于循化县城区

2. 正面三层大殿和后面的六层综合教学大楼

3.
四角宣礼楼中心大殿楼,兼具汉藏风格
二.
科哇清真寺
科哇清真寺位于循化县白庄镇科哇村,始建于明代,公元1403年,是撒拉八工之一——乃曼工的主寺(海依寺),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礼拜殿614平方米,宣礼楼一座,南北学房为面阔2间的带廊配房,东面有新建的耳房。整体布局及主要建筑为传统的汉式,内部装修则大部采取藏式手法,总体保存完好,2013年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科哇清真寺,山门

5. 国保碑(国七)

6. 影壁

7. 邦克楼

8. 礼拜殿

9. 新建的配殿
三。张尕清真寺
张尕清真寺位于循化县白庄镇张尕村,建于明代公元1404年,是撒拉八工之一张尕工主寺(海依寺)。占地面积3335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礼拜殿,宣礼楼,影壁、左右山门和南北配房组成,主要建筑均在中轴线上,保存完好,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 张尕清真寺左右山门中间为影壁

11. 影壁砖雕

12. 国保碑(国七)

13. 宣礼楼是典型的宫廷式建筑

14. 宣礼楼三层高20米,形如宝塔,呈六角形,飞檐翘起,中有木梯盘旋而上

15. 大殿面阔5间,带后殿,为宫殿式建筑

16. 大殿前廊有多块明清古匾

17. 两侧·砖雕

18. 新建的配殿

19. 五层楼的宣礼塔

20. 撒拉族人
四。
孟达清真寺
孟达清真寺位于循化县清水乡孟达大庄村,始建于明代1480年,是清代撒拉八工之一孟达工主寺,占地面积1344平方米,建筑面积992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礼拜大殿、宣礼楼、带廊配房南北各5间,耳房6间,总体为传统宫廷式建筑风格,重彩壁画,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
孟达清真寺,左右山门,中间砖雕影壁

22. 国保碑(国七)

23. 山门

24. 唤醒楼紧靠影壁

25.
唤醒楼居中与大殿连成一直线,六角攒尖顶楼阁式,檐下饰双下昂五跳斗拱

26. 大殿有前殿、卷棚、后窑殿组成

27. 清代卷棚檐下斗拱、彩绘梁枋

28. 殿内木构梁架

29. 重彩梁枋、壁画

30. “圣教源流”贺匾

31. 重彩彩绘
五。塔沙坡清真寺
塔沙坡清真寺位于循化县孟达乡塔沙坡村,是当年撒拉族先民狩猎为省道山寨。清真寺初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清乾隆年间重建。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照壁、牌坊门、宣礼楼、礼拜殿、南北学房等组成,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殿院式建筑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 砖雕照壁

33. 国保碑(国七)

34. 山门与照壁距离较近

35. 山门斗拱繁复,做工精巧

36. 六角形的宣礼楼

37.
算力楼底层砖木结构,二三层均为木构,中有木梯可达三层

38. 大殿面阔5间,歇山顶式建筑

39. 大殿前殿,中有隔扇门

40. 隔扇门饰精美

41. 循化木雕也堪称一绝
我们所到的这些古建筑清真寺,共同特点是年代悠久,均有600年左右的历史,寺内建筑风格都为中国古典庙宇式风格,礼拜大殿均为砖木结构的宫廷式建筑,宣礼楼、大门都是纯木结构雕梁画栋,木雕图案醒目大方,式样精美别致,而且作为撒拉族人的遗存,更加珍贵。只是我们看了这么多,有点审美疲劳了,于是就此打住。
接着我们前往炳灵寺。。。。。。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