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8748394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孟夏川陕自驾游(三十二)绵阳碧水寺·平阳府君阙
(2023-12-22 08:06:20)
标签:
旅游
碧水寺
摩崖石刻
平阳府君阙
汉代瑰宝
从绵阳圣水寺停车场到碧水寺仅约10公里,我们用了约15分钟来到了寺前,找到一个不大的停车场,正好有车出去,很幸运顺利停了车。
碧水寺位于绵阳涪江东岸的碧水岩边,始建于唐代,唐代称水阁院,宋代僧众信士依碧水崖扩建寺院,易名为碧水寺,此后历经兴废,1965年阁楼垮塌后废弃。1985年绵阳市文管所动工修复重建碧水寺,1991年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现在是一个寺庙与园林相结合的长约40米,宽约百米的滨江公园。
作为国保单位主要是摩崖石刻,包括碧水寺摩崖造像和刻经、碧水寺藏开元寺圆雕菩萨立像和
青义千佛崖摩崖造像三部分。 特别是碧水寺观音殿内崖壁上的摩崖造像和刻经,开凿于唐代贞观初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1.
碧水寺位于涪江右岸
2.
碧水寺山门
3.
导览图
4.
国保碑(国七)
5.
三圣殿
6.
弥勒佛
7.
文殊菩萨
8.
普贤菩萨
9.
大雄宝殿
10.
三世佛
11.
观音殿
12.
殿内摩崖造像
13.
殿内藏原开元寺圆雕菩萨立像(开元寺早废,此像埋于地下,发现后文物部门移至此处供养)
14.
造像系两石从腰间拼合镌刻,高3.2米,眼微合,头戴华蔓冠,耳环垂肩璎珞垂膝,袒右胸,着长裙,斜披袈裟,束腰带,面部丰腴,神态安详,为不可多得的唐代石雕精品
15.
菩萨造像
16.
一对石翁仲,原立在明代绵州籍兵部尚书金献民墓前的,现在被信众移至此为菩萨护法
17.
观音菩萨
18.
凌云阁
19.
水月观音
20.
1号龛,位于南壁左端,龛高1.44米,宽1.66米,造像五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
21.
4号龛,位于西壁左侧,高0.97、宽0.71米。分造像和基座两部分,五尊造像“一佛二菩萨二弟子”
22.
5号龛,高1.75米,宽1.52米,是碧水寺造像中龛最大、造像数目最多的,达44尊,分主像和群像两部分
23.
16号龛,高0.92米、宽0.68米,造像五尊一佛二菩萨二弟子
24.
造像总体保存较好
25.
金刚经位于5号龛右侧,为长方形壁面,高1.24米、宽2.7米其上刻有线格,楷书金刚经全文四千余字,字体方正,部分漫漶不清
26.
环秀楼
27.
凌云阁
28.
碧波轩
从碧水寺到位于绵阳科技馆前的平阳府君阙不到3公里,我们5分钟就来到了宽大的停车场。
平阳府君阙约建于汉献帝初平、兴平年间(公元190-195年),因阙上刻有“汉平阳府君叔神道”的铭文而得名。该阙为墓阙,坐西向东,左右两阙相距26.2米,阙由石条和石板叠垒而成。分主阙和附阙两部分,每部分自下而上分别是台基、阙身、斜撑和阙顶,其上雕刻有柱、枋、斗拱、瓦件等构件,组成一面阔两间、进深一间的庑殿顶仿木结构建筑,阙上刻有众多图案,梁大通三年(529)佛教徒在阙身上雕刻佛像29龛,另有题记三则。
平阳府君阙是研究汉代建筑、雕刻艺术、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珍贵实例,也是研究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重要资料,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9.
平阳府君阙,位于新建的绵阳科技馆前
30.
国保碑(国一)
31.
南阙为主阙,高5.45米,名字依稀见于阙身,全名在学界曾争论不休,1939年梁思成等古建学者到绵阳实地考察,梁先生根据《绵阳县志》,为其命名“汉平阳府君阙”
32.
台基,由三层跳台垒砌而成,每层向内收进
33.
阙身上有梁武帝大通三年(529)起镌刻的佛教和道教造像29龛,以及六则题记
34.
阙顶,上部及阙檐雕刻了柱、枋、斗拱、瓦件等构件,檐下布满了车骑出行、童子捉鸟、二虎相斗、等数十幅雕刻图案
35.
北阙高4.35米,其造型、雕刻与主阙基本相同
36.
顶部同样刻有多种图案
37.
阙身也雕有佛龛
依据平阳府君阙等东汉雕塑,复现当年的石刻图:
38.
汉代车马出行图,之一:鹤、鸟开道
39.
之二:仪仗队、吹鼓手前导
40.
之三:卫队保护,主人端坐轺车
41. 之四:后为骑吏和双车随从
42.
绵阳——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
当晚入住在绵阳市区,明天将前往白马关。。。。。。待续·。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孟夏川陕自驾游(三十一)绵阳圣水寺
后一篇:
孟夏川陕自驾游(三十三)白马关·庞统祠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