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2023-11-06 08:06:07)
标签:

旅游

张骞墓

二次出使西域

凿通

丝绸之路






         张骞墓,位于城固县博望街道饶家营村北。张骞,官中郎将,封博望侯,公元前114年病逝于长安,归葬故里,建立墓冢,历代有记载和重修。1956年即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个遗产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张骞(约前164-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中国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为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历经艰险,13年始得回国,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后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又因错过行军日期而被夺了“博望侯”爵位,二次出使以“中郎将”名,3年归来取得空前成功。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为“开通大道”。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国,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对整个世界的文明与进步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1.   张骞墓,景区广场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2.  古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3.  国保碑(国六)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4.  世界文化遗产,碑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5.  景区全景图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6.  张骞雕像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7.   张骞纪念馆,汉代建筑风格的大门及附房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8. 两侧绿林环绕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9.  路旁的历代碑刻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10.  水榭、长廊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11.  荷池、凉亭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12. 仿汉阙门,居中轴线从纪念馆大门到献殿之中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13.  阙门与北边献殿及东西两侧展厅合成一大院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14.  两侧展厅“张骞生平事迹展”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15.  “凿通西域   开启国门——张骞生平事迹展”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16.   公元前139年,宫中为郎的张骞应募受汉武帝派遣率百余人出使西域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17.  张骞刚出长安,即被匈奴所获,羁留10余年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18.  10年后张骞择机逃脱,继续西行,足迹遍布当时的大宛、康居、大夏、月氏等中亚地区,开启了东西方交往的大门,回程走沿昆仑山北麓的大漠南端,又辟出了丝绸之路南道,历经艰险,往来13年去时百人,持节归来仅两人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19.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根据张骞的建议,派遣五路副使进入西南夷地区,欲开辟通往身毒的道路,虽纷纷受阻而还,但为汉朝后来经营西南夷、茶马古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20.  公元前119年,张骞以中郎将身份率300余人再次出使西域,到达乌孙,并从乌孙派出多路副使前往大宛、安息、康居、大月氏、大夏、身毒等国开展外交活动,数年后各国使者俱至长安,西域各国与汉朝的交往逐渐开展起来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21.  公元前114年,张骞于二次出使回京三年后病逝于长安,回乡安葬,永远安息在家乡故里的绿野平畴之中。张骞的盖世功业不仅彪炳史册,也为东西方人民代代传颂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22.  献殿,三开间,外围走廊,前檐下中悬“盖世奇功”匾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23.  门匾“大汉之魂”,门联“一使胜千军   两出惠万年”概括了张骞的功绩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24.  殿内正中是手持汉节的张骞,两侧是向导甘父和张骞的匈奴妻子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25.  东西两侧墙上,是《汉书》“张骞传”全文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26.  张骞传以汉简的形式,展示在墙上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27.  献殿往北墓道直通张骞墓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28.  墓道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石虎”亭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29.   石虎亭内,用玻璃罩着汉代石虎,据清末城固知县撰写的《汉博望侯墓碑记》称此为当年墓前原物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30.  石虎,一级文物,圆雕,昂首,细腰,卧姿,腹下镂空,呈“S”形,风格粗犷、抽象,造型古朴,是汉代石雕精品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31.  张骞墓冢,坐北朝南,南北长13米,东西宽8米,高5米,略呈椭圆形,墓前立有四通石碑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32.  墓前正中三通古碑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33.   《增修汉博望侯张公墓道碑记》位于墓冢前西南侧,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师生所立,由我国著名汉学家吴世昌撰文,西北联大教授黎锦熙书丹,记叙了他们在增修墓道时清理发掘出了深陷地下的两尊石虎和墓道汉砖、破残马骨、五铢钱、陶片等,最重要的是发现了撰有“博望”字样的封泥,“足证为张公原墓无疑”。封泥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34. 墓前正中一通“汉博望侯张公骞墓”碑,是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命地方修葺张骞墓时所立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35.   三通相连的石碑东西两侧分别是“汉博望侯墓碑记”碑和“后裔碑”均为1879年所立

孟夏川陕自驾游(九)瞻拜张骞墓

36.   纪念园建成一个园林式的大公园

          张骞是我国一位功勋卓著的历史人物,受到历代官府和百姓的尊崇,他的墓冢虽也有被盗过的记载,但总体保护较好,现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更是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接着我们前往探访宝山遗址。。。。。。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