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8748394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春游闽赣皖浙(四十七)马尾闽安古镇
(2023-10-24 08:06:44)
标签:
旅游
闽安古镇
协台衙门
迥龙桥
圣王庙
从亭江炮台到闽安古镇不到1000米,现在闽安村作为全国第五批历史文化名村开发旅游,设有停车场,我们很方便地停了车。
闽安村是闽安古镇的所在地,是宋代四大古镇之一,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安作为福建省的第一门户,在历史上曾是军事与海关口岸的重镇,自唐以来历代均为福州与闽东
陆路交通及往外海通路的重要门户,是福州最为重要的军事与海上贸易重地,同时也是与一水之隔
的台湾来往、闽台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闽安古镇以闽安村为核心,总面积6.48公顷,主要分布为闽江西侧的滨江开放空间以及邢港河两侧,主要古迹有协台衙门、普庵楼、迥龙桥、圣王庙等省、市级文保单位。
1. 停车场前“尚武”雕塑
2.
导览图
3.
影壁,位于协台衙门前
4.
闽安协镇署,唐代为巡检司衙门,沿袭至清末,在清代为闽台军事防卫指挥机关,衙门为明末清初建筑,1949年后一直是闽安小学,近年整修后恢复原貌,此为我国现存唯一的一个古代海军指挥机关衙门
5.
省保碑
6.
《重修闽安镇协署碑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7. 仪门
8.
正堂,中间三间,两侧各有一间
9. 正堂两侧布置十八般兵器
10.
海军各属部队旗
11. 楹联“职守镇疆陲报国坦襟传正气,安危关社稷协台靖海擎长风”
12.
两边有协台署历史介绍,和镇守海疆“沙盘”
13.
后院不小
14.
原有建筑基础遗迹
15.《犯顺厦门报警》碑,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
16.
石缸,宋元祐六年(1091)
17.
石缸,“闽安协台衙门
顺治十五年(1658)”
18.
衙门内的水井
19.
演兵场
20.
闽安石头城西门遗址
21.
闽安石头城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858)
22. 闽安古镇街巷
23.
普庵楼,闽安是中法马江海战后法军唯一登陆地,当地民众自发组织抵抗,领头人陈明良因寡不敌众被法军杀害于此处,后人为纪念他,特建一骑楼“普庵楼”,以供奉他的英灵
24.
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木板门面
25.
玄帝亭,位于迥龙桥南端,属桥亭的结构形式,过桥需穿过亭下始步上石桥,亭内祀玄天上帝,即真武大帝,传说玉帝令其镇守北极,为水神
26. 迥龙桥,始建于唐昭宗天复元年(901),清康熙重修改名为“沈公桥”,后又多次重修
27. 迥龙桥又名“飞盖桥”(明)、“沈公桥”(清)古碑
28.
省保碑
29.
迥龙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30.
桥头的千年石狮
31.
迥龙桥,南北走向,横跨邢港,全长66米,宽4.8米,4墩5孔,船型桥墩,花岗石平梁结构,两墩间距13米左右,平铺长15米,宽0.9米,厚1米的大石梁各5根,每根重约30吨,现主要构件还是宋代遗存
32.
迥龙桥桥面石板横铺,石栏护其两侧,石栏板长3.3米,宽0.45米,厚0.15米,石栏柱0.45米见方,高1.4米,共36根。柱顶雕刻奇兽、珍果,展示着唐宋石刻的精湛技艺
33.
圣王庙,位于迥龙桥北端,由跨街廊亭、圣王殿、观音阁三部分组成
34.
圣王庙,跨街廊亭平面呈长方形,为木结构,重檐歇山九脊顶
35.
圣王庙,庙门、亭门正对迥龙桥中轴线,福建多地有供奉“齐天大圣”的习俗
36.
亭内立三块碑,其中“沈公桥”碑记载迥龙桥的历史沿革,“福禄善庆”碑和“庙貌重新”碑记载民国12年(1923)重修圣王庙之事
37.
迥龙桥全景
38.
兴慈寺,位于圣王庙一侧,一幢四层楼房的寺院,大雄宝殿、观音阁均分布于楼内各层
39.
廖将军庙,紧邻兴慈寺,始建于清代,相传廖将军善医,曾“一针救二命(产妇母子)”至今正殿悬有“神医国手”巨匾,香火极盛
40.
迥龙桥上看邢港
闽安古镇还有古码头、古兵营、古城楼、清兵义冢等,我们没有都到,作为一个国家级历史名村,确实还是有不少可看之处。
接着我们前王福州船政文化景区。。。。。。待续。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春游闽赣皖浙(四十六)马尾琅岐岛·亭江炮台
后一篇:
春游闽赣皖浙(四十八)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