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8748394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二)金华天宁寺大殿·法隆寺经幢
(2023-10-08 05:38:54)
标签:
旅游
天宁寺大殿
一览亭
法隆寺经幢
金钱寺村
离开侍王府我们来到位于飘萍路上的天宁寺,南临婺江,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旧名“大藏院”,赐号“承天”。宋徽宗崇宁年间改为“崇宁万寿寺”,政和年间(1111)称今名,南宋宋高宗八年(1138)为供奉父王徽宗,赐名“报恩光孝寺”。元代仁宗延
祐五年(1318)重建。以后明清有多次维修,明代复称“天宁万寿寺”,至今通称“天宁寺”。
经鉴定天宁寺是中国南方3个典型的元代木结构的建筑之一,以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自北宋至晚清,作为禅院虽屡经浮沉,但一直延绵未衰,并数度以“金华首刹的身份跻身官方的”宗教系统。明清时期天宁万寿寺原有山门、天王殿、石浮屠、大雄宝殿、大悲阁、古
柏厅、和尚房和东西厢房等建筑,是一座较完整的小型寺院。民国时期天宁寺成为金华中山公园的
一处景点,民国三十五年(1946)改建为英士大学校舍,1949年以后大学解散,驻军接管,直至
1979年重新修复,现仅存大殿。
现存大殿即大雄宝殿,早已没有了宗教属性,深广各3间,呈正方形,单檐九脊顶,抬梁式结构,正梁整根粗大圆木,纵横交接处用斗拱,全殿斗拱多达数百,状如飞鸟,邑人称为“百鸟朝凤”。经国家文物局碳十四检测,有的柱子距今达一千多年,(1120±70年)有的梁栿距今八百多年,这一切足以证明它是在五代末或北宋的基础上,经南宋重建,在元代重修时将早期的一部分木构件保存了下来,对于研究江南从宋代到明代这一时期建筑结构的演变,具有极为珍贵的实证参考价值。
1.
天宁寺山门殿
2.
山门殿正中悬“天宁寺”横匾,此殿是后来重建的
3.
国保碑(国三)
4.
入内就是大殿
5. 大殿面阔进深各3间
6.
天宁寺大殿木构现状右视剖面、前视剖面图
7.
单檐九脊顶,大殿整体呈正方形
8.
檐角斗拱有三层
9.
檐下斗拱
10.
大殿前门
11. 殿内梁柱
12.
殿内梁枋、金柱
13.
木构件繁复互相牵连,成就了千年大殿
14.
大殿斗拱多达数百,状如飞鸟,被称为“百鸟朝凤”
15.
大殿遗存六条题记,共179字
16.
其中在大殿的梁栿上所题“大元······”是年代最早的
17.
题记“大元延祐五年岁在戊午六月庚申吉旦重建恭祝”非常清晰
18.
还有五条题记,细看也还能辨认
19.
大殿柱础
20.
在大殿东侧有一座“一览亭”,亭前有金华市保碑
21.
亭中竖石碑一块“一览亭”,曾经是金华鼎鼎大名的建筑,原址在古光孝观后面的小山坡上,居于金华城区西南部,地势高耸,雄视四野
我们从天宁寺停车场出发来到位于金华城南的金钱寺村,探访法隆寺经幢,不到五公里,用时约10分钟就到了,原来是农村,现在早就与城区连成一片了。法隆寺曾名金塔寺,有“先有金钱寺后有金华府”之说,法隆寺已毁多年,现仅存经幢,是唐代的遗物,2006年被国家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
村口石牌坊
23.
村中广场有一戏台“金钱寺文化大礼堂”
24. 禅韵
25.
法隆寺经幢,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
26.
国保碑(国六)
27.
经幢高6.3米,由底座、幢基、幢身、宝盖、华盖、宝顶等构成
28.
底座八角形,幢基为两层束腰须弥座
29.
其上为幢身,高1.75米,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30.
幢身之上有宝盖、华盖、磐石、仰莲、覆莲、勾栏、连珠、短柱等构件
31.
华盖上的四个伎乐飞天,一吹笛,一吹笙,一吹萧,一弹琵琶,神采各异,飘然蹁跹
32.
经幢为我们了解唐代的宗教、雕刻、书法等方面成就,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例证
驶离
金
华市区,我们接着前往武义县。。。。。。待续。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一)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
后一篇: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三)金华石楠塘徐氏宗祠·吕祖谦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