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2023-10-06 08:06:02)
标签:

旅游

兰溪通州桥

金华

八咏楼

沈约





           3月24日上午我们驶离淳安千岛湖,前往金华。金华是浙江省辖地级市,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建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因其“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得名金华,古曾称“东阳郡”、“婺州”。现辖2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以及3个县,总面积1084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80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我们第一站来到兰溪市梅江镇聚仁村。走进聚仁村,古朴的廊桥、灵秀的梅溪跳入眼帘,深厚的历史文化扑面而来。
         兰溪通州桥,横跨兰江支流梅溪,位于兰溪市梅江镇塔山脚村(今聚仁村),为古时金华往严州的咽喉,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原为木桥,嘉庆五年毁于洪水,光绪十二年(1886)易木为石,为圆弧形石拱廊桥。造型敦厚坚实,桥屋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为浙江省内古桥梁中的一种类型,2019年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州桥桥身用条石砌筑,六墩五孔,圆弧形石拱廊桥,桥面用石板平铺宽4米,全长84.8米,两侧设1.1米的石栏,拱券矢高6米,净跨9米,桥墩用条石砌出分水金刚雁翅墙,桥头28级踏跺供行人拾级而上,桥上建廊屋21间,两端为重檐歇山式门楼,中悬通州桥匾,桥中部设重檐歇山顶神龛。我们到时桥面廊屋部分正在维修,有些部分只能看个大概。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1.  梅溪畔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2.  严婺古道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3. 通州亭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4. 六墩五孔石拱廊桥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5.  国保碑(国八)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6. 桥廊屋两头为重檐歇山式门楼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7.  门楼中悬“通州桥”竖匾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8.  桥面用条石平铺,宽4米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9. 桥中间设神龛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10.  桥两侧设28级踏跺,桥边也多为清代建筑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11.  桥畔有数百年的樟树和关帝庙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12.  江南各地有桥畔建庙的传统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13.  关帝庙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14.  人们供奉关帝,崇尚忠义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15.  桥的另一侧有一座小石塔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16.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达,严婺古道繁忙不再,这古亭、古桥却是历史的见证

       从兰溪通州桥很快来到金华市区,首先来到侍王府停车场,先探八咏楼。八咏楼位于金华市区八咏街中段,在古子城城垣遗址西南角,旧时为金华的制高点。始建于南朝齐隆昌元年(494),由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时任东阳郡守的沈约主持建造,南宋、明、清等时期屡次重建,现存建筑为清嘉庆年间(1776-1820)重修。八咏楼历代为金华城的标志性建筑,1981年即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17.  沈约(441-513)雕像,像高6.8米,位于与八咏楼一路之隔的“八咏公园”内,在齐隆昌元年(494)他任东阳郡守时政绩卓著,并建玄畅楼(即八咏楼),并留下不少诗篇,其中《玄畅楼八咏诗》最为著名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18.  “玄畅”牌楼,中轴线前方就是“八咏楼”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19.  八咏楼坐北朝南,建于高8.7米的石砌台基上。沈约、李白、白居易、李清照、唐仲友、吕祖谦、赵孟頫等都曾赋诗感怀、流风遗韵,至今传颂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20. 省保碑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21.  拾级而上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22. 八咏楼共四进,依次为楼阁、前厅、二厅和楼屋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23.  楼阁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24.  登楼雅聚,东阳郡太守沈约邀高僧慧约(金华山智者寺住持)登楼雅聚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25. 当年八咏楼风光(图画)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26.  八咏楼(正视)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27.  前厅有金华城介绍,“八婺首府”大型沙盘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28.  “八咏名楼” 前厅通楼阁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29.  前后厅中间有一天井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30.  李清照雕像,她所作《题八咏楼》诗使该楼更加声名远扬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31. 后厅柱身楹联“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就是当年李清照所作《题八咏楼》诗中的两句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32.  后厅正中为南宋范浚作的《登八咏楼赋》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33.  八咏楼下台基有一门洞,据康熙年间《金华府志》记载,此门为金华子城四门之一,名“桐树门”,意为“梧桐引得凤凰来”

春游闽赣皖浙(三十)金华兰溪通州桥·八咏楼
34.  八咏楼今日依然屹立在婺江之畔,并且发出新的魅力

        金华古迹众多,我们抓紧观赏,接着参观太平天国侍王府。。。。。。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