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2023-07-05 08:06:11)
标签:

旅游

客家人

迁徙足迹

发展历程

民俗风情





            汉民族在长期发展中,繁衍出以北方、吴、湘、赣、闽北、闽南、粤和客家八大民系。而客家是汉族一个颇具特色的民系,从两晋时期(265-420年)开始,为躲避战乱,客家先民由中原出发,跨黄河、过长江,经过迁徙路上数十代人的定居  、融合、发展、在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与当地土著居民长时期的交融、繁衍,形成语言相通、文化认同一致的族群——客家民系。
          在粤闽赣边地区发展定型后的客家人,在元明清三朝社会多次动荡、变革中,再次迁徙到川、桂、琼、湘、滇、台、港、澳等地及海外各地。在千百年的迁徙过程中,客家民系不断淬炼自己,非但没有衰落,反而创造了中国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地域文化——客家文化。
         梅州“中国客家博物馆”,就是中国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是中华汉民族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专题博物馆,其固定陈列《客家人》主题展览,以“源流篇”、“人文篇”、“客魂篇”三大部分,展陈客家渊源,客家风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内容,充分展示了客家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观众对扩建民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1.  中国客家博物馆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2.   “客家母亲”雕塑,我爱客家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3.  《客家人》主题展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4.  源流篇     探寻发展足迹
         客家民系孕育于汉民族,形成于赣闽粤,发展成熟于粤东梅州地区,延续至南粤东江与北江,播衍到海内外。从两晋时期的“五胡乱华”开始,客家先民从中原一路南迁,最后聚居于南岭东部山区,经与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土著居民(苗、畲、瑶等)长期融合与发展,至宋明时期,初步形成客家民系,明清以来,客家人居住地扩展到中国其他地区和世界各地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5.   肇始中原,两晋时期“五胡乱华”,中原汉族先民纷纷南迁,史称“衣冠南渡”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6.   南朝青釉水瓶                                                            南朝青黄釉水盂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7.  西晋青黄釉盘口双系壶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8.  西晋青黄釉盘口双系壶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9.  唐水车窑青釉双耳罐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10.  开基赣闽,唐中后期“安史之乱”、“黄巢民变”,北方汉民和第一次南迁汉民的后裔,再次大批南迁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11.    福建三明宁化石壁成为客家先民“避难乐土”,在客家民系形成历史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全球80%的客家人与石壁有关,故有“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之说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12.  宁化石壁客家祖祠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13.    石壁客家各姓祠堂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14.  唐青黄釉四系罐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15.  唐青釉六系罐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16.  汀州——客家“首府”,汀州客家成长较早,是闽西客家中心,宋明时期成为闽粤赣边地区的经济贸易中心,汀江因此被称为客家的“母亲河”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17. 宋黑釉堆贴绳纹盖坛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18.  宋酱釉堆塑龙纹魂坛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19.  宋青白釉划花花卉纹碗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20.  元青白釉堆塑绳纹魂坛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21.  元青白釉盖坛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22.  成熟南粤,自宋高宗南渡,及其后元人入住中原影响,部分客家先民再次南迁,许多先民参加义军抗击元军,自元以后,粤东梅州地区南来汉民不断,逐渐成为南粤客家人文中心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23.  梅州,宋明以来,客家民系在梅州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客家民系定型、成熟后的聚散中心,是客家自我认同意识最浓厚的地区。以梅州两个主要码头为出发点,大量梅州及周边地区的客家人向海外迁徙,散布世界各地,故梅州成为海外客家华侨、华人心灵的家园,被誉为“世界客都”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24.  元青花花卉纹玉壶春瓶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25.  元青白釉碗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26.  元末大埔余里窑青釉灯盏                                元大埔余里窑青釉刻划纹“用”字碟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27.  元青白釉盖罐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28.  遍布华夏,清代1645-1853年间,受明末清初满人南下战乱及张献忠起义影响,导致四川及其他部分地区人口剧降,良田荒芜,部分客家人由粤闽赣边地区迁徙至蜀中以及滨海地区、川、桂、湘及台湾,甚至迁至贵州、云南等地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29.  漂洋过海到台湾,现在台湾约有客家人420万,占台湾总人口的18.1%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30.  迁居海外,自宋代开始,客家先民因战乱、生计等原因,向海外发展,清代中叶后客家向海外移民进入高峰,他们以其吃苦耐劳的开拓精神,在异域他乡生根发芽,形成海外客家族群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31. 20世纪70年代金利来皮箱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32.  20世纪初留尼旺华侨使用花卉纹三联烛台            19世纪中后期美国华工淘金使用小木盒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33.  19世纪中后期美国华工修铁路时使用铁凿、铁螺丝、铁轨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34.  20世纪初,美国华工使用福寿竹节纹双耳三乳足铁香炉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35.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国民政府外交部颁发李奋基往印尼护照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36.  国内客家迁徙路线图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37.  迁徙宝笈,迁徙中的客家人,为标明世系,铭记源流,极为重视有关祖籍地、迁居地及繁衍发展地的记忆及展示,这从大量反映出身世系的家族族谱、郡望堂号、门楣楹联中可见一斑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38.  族谱,是客家人继承传统汉文化的典范,记述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脉络、迁徙定居、人丁繁衍、人物事迹等,是客家人寻亲问祖的血缘密码,在维系客家民系持续发展中起到很大作用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39.  郡望、堂号、堂联,都是维系客家人世代传承、奋发进取的有效工具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40.  《杨氏宗谱》木刻版                                                    中华民国族谱坟图双面木刻版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41.  清木字粒(活字印刷)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42.  发展历程,客家民系传自中原望族,虽然迁居之地以山区为主,但生活崇尚亦耕亦读,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使客家聚居地呈现百业兴旺的社会经济形态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43.  农业立本,过着儒农生活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44. 把中原地区先进农具、水利带到迁居地,发展农业生产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45.   木制水车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46.  工艺起家,客家人心灵手巧,衣食住行用各方面需求均能自给自足,其中制瓷、造纸、印刷等工艺,更是独树一帜,具有相当规模,形成畅销全国甚至海外的拳头产品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47.  民国客家锡执壶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48.  明大埔余里窑青釉盖罐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49.  商行天下, 唐宋以来,粤闽赣边客家人聚居地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大增,依托传统“黄金商道”,赣州成为商贸重要节点,以后汀州、梅州、河源、惠州等客家聚居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支点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50.  民国骨杆铜盘葫芦形竹盒厘称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51.  民国三十年国民政府发行五十元航空救国券                                   商号木印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52.  人文篇,品鉴文化韵味,其中客家民居最具特色,讲究“天人合一”,多以“明堂”为中心布局,依各地需要、风俗向外延伸,聚族而居,形成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53.   圆形土楼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54.  五凤楼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55.  方形围屋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56.  客家围龙屋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57.  八卦形土楼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58.  四角炮楼围屋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59.  民俗风情,秉承中州遗风,客家民风淳朴,保存着古风独具的民俗风情,崇祖、好客,恪守礼数,重视节庆,祈福隆重,婚嫁基本传承了“六礼”遗风,又融合了粤闽赣边地区土著居民风俗,因而具有客家人的鲜明特色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60.  客家婚嫁场景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61.  民国莲花形五铃铛银饰件、凤纹银发簪、“长命富贵”锁银饰件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62.  民国蝴蝶形银饰件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63.  民国喜字龙凤纹银手镯、花卉纹三铃铛银饰件

癸卯新春自驾游(三十九)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之《客家人》
64.  结束语

         关于客家人,我也曾到过客家出发地、迁徙居住地、看过各种客家土楼和围屋,但对千百年来的客家人的综合变迁、发展、却不甚了解,这次参观客家博物馆,回来再仔细整理,确实增长了不少知识,对客家人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本文想做一个较全面的反映,但限于篇幅还是挂一漏万,好在现在资料多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很容易地找到。
        离开客家博物馆继续返程,前往鹰潭入住。。。。。。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