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作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是广义的“潮州”,其历史已达2000多年,包括今天的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三个地级市以及丰顺县,一般称为“潮汕地区”、“潮州人”。而狭义的潮州,则是1991年将原副地级市升格为地级市的潮州市,辖潮安区、饶平县、湘桥区。而湘桥区也就是民间称呼的府城、潮州城。
汉晋以来,郡属屡易,隋唐之后,州名渐杨。潮州多为郡、州、府治所在,集海洋、中原文化于一处,兼汉民、畲族风俗于一方,变蛮夷之旧习,创百越之儒乡。自韩愈刺潮之后,文风日盛,“海滨邹鲁”、“岭海名邦”四处传扬,府学、文庙历代隆昌。
今天的海阳县儒学宫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从许驸马府到海阳县儒学宫,步行仅7、8分钟,10元(春节八折)一张门票,使这里的游客稀少,我们得以从容观瞻。
海阳县儒学宫俗称学宫、红学,始建于宋,明初重建,历经沧桑,但总体不断维修、增建, 1989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现有面积4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棂星门、两庑厢房、泮桥、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其中大成殿仍完整地保留着明初粤东地区殿堂建筑的风貌特点,与宋代殿堂式建筑一脉相承,几可乱真,在南方极为罕见。

1. “昌黎旧治”牌坊,立在儒学宫左侧

2. 学宫对面的大照墙

3. 学宫大门,正对大照墙(中间大路通汽车)

4. 省保碑

5.
学宫正门“棂星门”,两侧为“金声”、“玉振”门

6. 明代嘉靖年间的“重修海阳县儒学记”

7.
清代重修碑记
8.
入内首进大院,正中为孔子立像

9. 泮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