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8748394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癸卯新春自驾游(十三)南靖河坑土楼群·石桥村
(2023-05-06 08:06:26)
标签:
旅游
河坑土楼群
石桥村
顺裕楼
双北斗七星阵
18日下午我们入住塔下村后,稍事休息,民宿老板邀我们喝茶,店名“茶之韵”,茶叶是铁观音,价格也不算贵,我们也买了不少,买卖双方都满意。3时许我们前往参观河坑土楼群,相距仅4、5公里,行车一会儿就到了,这里买票好像是50元。
河坑土楼群位于南靖县书洋镇曲江圩河坑自然村,是漳州南靖与龙岩永定的交界处,记得前些年曾到过永定的土楼之最“承启楼”,距河坑也仅5、6公里。福建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包括6群4楼共45座土楼,而南靖县的河坑土楼群就有13座列入世遗名录,是世遗土楼最集中的土楼村落。更令人称奇的是,河坑村的7座圆土楼和6座方楼加1座五角楼,分别排列成七星八斗,14座土楼呈现形似双北斗七星阵的奇观,两阵相辅相成,方圆相配,阴阳相合,有“仙山楼阁”、“北斗七星”之称。
河坑14座土楼,从最早的朝水楼(1549-1553)到最晚的永庆楼(1967-1972)的落成,建造时间足足跨越了423年,形成今天的双北斗七星格局,是悉心规划,还是巧合这已不重要,主要是体现了人们尊重传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走入村子,这里的商业气息不张,年味浓郁,我喜欢这朴实的乡土气息。
1.
在对面狮子山观景台上远眺,河坑土楼群全景(此片是第二天上午补拍的)
2.
河坑村
3.
国保碑(国七)
4.
朝水楼,是河坑土楼群中最早的一座,建于明嘉靖年间 (1549-1553)
,
为河坑张氏四世张六益所建,1923年失火后重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29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平方米
5.
朝水楼,高三层、11.3米,一个门,底层无窗,墙基厚1.66米,为现存不多的无石砌地基的土楼之一
6.
朝水楼,三层,每层22个房间,共66间,土木结构,通廊式
7.
中央正对大门为祖堂,天井中有一口井
8.
设2部楼梯,居民都是张氏家族,底楼为厨房,二楼一般是储藏室,三楼为居室
9.
三楼通廊
10.
过年腊肉
11.
这里传统年夜饭必须有整鸭(看见许多人家在拾掇鸭子,我特意问了一下),大概与他们祖先进山从养鸭开始起家有关吧
12.
春贵楼,位于河坑桥入口左侧,建于1963-1968年,为村民集资筹建
13.
大院内鹅卵石铺地,春节前夕,洗洗晒晒,传统民风
14.
春贵楼,楼高三层、11.5米,每层36间,占地2050平方米,建筑面积2699平方米,这里是生气勃勃的土楼
15.
永庆楼,建于1967-1972年,为村民集资筹建,楼高3层、11米,每层32间,占地面积1839平方米,建筑面积2310平方米,现在还住着近百人
16. 充满人间烟火气
17.
也有老外带着孩子来探访
18.
村中似乎已经废弃的老房子,留下历史的红色印记
18.
今天欣欣向荣,喜庆新春佳节
19.
晓春楼,建于1967-1970年,为村民集资筹建,楼高3层、11米,每层32间,共96间,占地面积1808平方米,建筑面积2458平方米
20.
这里人气也很足
21.
永盛楼,位于朝水楼左侧,建于明万历年间(1598-1608),占地面积957平方米,建筑面积2128平方米,除正常维修外,保存完好,迄今已有400多年
22.
永盛楼,坐南朝北,高4层、14.4米,每层34间,内通廊式土木结构
23.
一般底楼为厨房,二楼仓储室,三楼主人房间,四楼为孩子居室,现在很多孩子外出,反而四楼平时没人住了
24.
南熏楼,为一座五角形土楼,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坐东朝西,占地729平方米,建筑面积1158平方米
25.
南熏楼,楼高3层、12.6米,每层21间,楼建成时门楼朝西,据说有违风水,后门楼改为朝南(现门楼)。为什么是五角形呢,我问一位楼内长者,他说是因为邻家不愿出让这边角土地,而建房时礼让一角
26.
河坑土楼群,散在几平方公里范围内,土楼大体差不多,我们也就不一座座逐个看了,走出村口再去看看石桥村
石桥村距河坑村仅1公里,虽然没有列入国保、世遗等名目,实际上与他们早先没有重视维修、宣传有关。石桥村于明英宗正统八年建村,全村有63座不同形式的土楼,整个村落处在一个清流如带,绿树如烟,山坏水绕的谷地里,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尽管这两天看土楼多了,多少有点审美疲劳,但这里的被称为“王中王”的顺裕楼还确实值得一看。
27.
石桥村处于山坏水绕的谷地里
28.
大小土楼
29.
祯裕楼,建于1961-1969年(因资金紧缺停了4年多),楼高3层,每层36间,共108间,4个楼梯,全楼共住30户人家
30.
方土楼大都为清末之前所建
31.
顺裕楼,建于1927-1937年,以单圈总计369间房,2016年被评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为世界上最大、房间数最多(单圈)的通廊式圆形土楼,有“王中之王”之美誉
32.
顺裕楼,楼高14.9米底层墙厚1.69米,楼外径·73.9米,楼内径70.84米,占地面积4978平方米,建筑面积22835平方米,可容纳居民900多人,光线、空气均能兼顾
33.
内通廊,五层楼内视仅四层
34.
五楼实际为阁楼,由年轻人居住,外廊,便于观察警情和年轻人互相联络
35.
顺裕楼为双圈型土楼,内环与外环相距4米,内环之内为圆形院落,有一口井,和一座独立的庙堂
36. 炊烟袅袅,一片祥和
福建土楼据统计现存还有2万多座,其中有许多已经废弃,其实这也是当地民众(许多是客家人)就地取材,解决住房的一种创造,今天我们看这些土楼,要理解先辈们的艰苦创造,也要容忍随着时代的进步土楼被废弃,人们的生活总会不断改善而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
回到入住的塔下村,塔下村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待续。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癸卯新春自驾游(十二)南靖田螺坑土楼群·裕昌楼
后一篇:
癸卯新春自驾游(十四)南靖塔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