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2023-03-31 08:07:09)
标签:

旅游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

东方第一社

社会主义

大实验





             因为驻马店市没有新冠病例,疫情控制还相对宽松,我们离开漯河直奔驻马店遂平县,约行车90公里来到遂平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前,一看还好是开放的。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位于嵖岈山镇新庄村西200米处,占地面积30525平方米。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创立于1958年4月20日,初名“集体农庄”,六月底更名为“人民公社”。它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人民公社,也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乡村政治的典范,它的演变和发展为我们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1958年11月13日毛泽东亲临遂平视察,后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普及全国。1983年社改乡后,嵖岈山公社办公楼停用。旧址作为历史的见证,现在对外开放,包括办公楼、图片文物展示区和实物展示区,向游人展示着昔日的悲壮和辉煌,让人们在这里品尝公社文化、重新认识历史、感受共和国发展的艰辛历程。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是中国在大跃进时期遗留下来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人民公社旧址,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2000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1.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大门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2.   国保碑(国六)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3.  旧址分布图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4.  大院内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5.  围墙壁画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6. 绿化小品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7.  公社办公大楼,红瓦铺顶,东西长43.1米,南北宽12.7米,上层25间,下层24间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8. 办公楼于1958年10月动手兴建,由当地能工巧匠自行设计,施工,于1959年秋完工,为两层筒子楼,此楼是当地唯一的一座楼房,被群众称为“大楼”,沿传至今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9.  底楼中间过道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10.  楼内是按当时建制设置的“七部一办一委”,即联合办公室、农业水产部、畜牧部、工业交通部、财政贸易部、劳动福利部、文教卫生部、人民武装部和计划委员会的办公室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11. 社长办公室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12.  社长职责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13.  大楼侧面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14.  现在的游客中心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15.  公社大礼堂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16.  这排房现在是展室,墙上是1960、70年代的标语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17.   参观展室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18.  前言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是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被誉为“东方第一社”作为“一大二公”的典范,他们创造了历史,也经历了悲壮的挫折,从1958年至1983年的二十多年间,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一直是我国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形式和基本经济制度,1983年以来嵖岈山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人们不会忘记那个年代的风风雨雨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19.  1956年随着全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从上到下急于求成“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嵖岈山迈出了第一步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20.  大搞农业水利,急需“小社并大社”,1958年4月15日下宋水库胜利竣工,地区、县三位领导亲临现场祝贺,当晚留在工地指挥部提出了进一步“小社并大社”的设想,得到了时任地委书记的肯定,于是遂平县委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将嵖岈山下4个中心乡的27个高级社,9369户43263人,合并为一个大社——嵖岈山大社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21.   1958年4月20日,“嵖岈山大社”正式成立,人们欢庆,几经改名,到六月底正式命名为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22.  公社的组织机构,“七部一办一委”,党委系统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监察委员会和各大队总支、支部”。以上4人(从左至右)遂平县委书记蔡中田、地委常委秘书长兼县委副书记赵光、公社第一任党委书记陈丙寅、公社第一任社长钟清德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23.  卫星人民公社成立受到毛主席的重视,卫星公社的简章转发全国,成为全国公社化的样板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24.  公社进行了农村社会主义大实验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25.  亩产放卫星,出现了虚报产量的“大跃进”,二亩九分小麦亩产3530斤!以后各地更是不断翻倍,再加上大办食堂、自然灾害,引起全国普遍粮荒,甚至饿死了不少人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26.  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推行全国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27.  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样板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28.    “人民公社好”茶壶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29.  “农业机械化”瓷壶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30.  “人民公社好”瓷罐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31.   识字证书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32.  牛车,早年农村常见的运输工具,通常由两匹牲口分左右两侧挂拉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33.  东方红拖拉机

金秋中州游(八十五)探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
34.  “毛主席送来的拖拉机”

           人们急于求成,在改变落后面貌时,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虽然走了一段弯路,但是我们还是走上了康庄大道,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一切值得我们警醒。
         结束探访后我们前往嵖岈山景区游览。。。。。。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