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2022-12-02 08:07:10)
标签:

旅游

明潞王陵

石刻仪仗群

万历帝祭碑

地宫




              10月24日上午在探访辉县市的四处国保后,我们驱车前往现在隶属于新乡市的明潞王陵,不到20公里,10点前来到了景区停车场。
           明代潞王封于卫辉,死后安葬在时属卫辉今属新乡市的凤凰山南麓。时人称其墓为“头枕凤凰山,脚蹬老龙潭,左手托着金灯寺,右手托起峙儿山”,乃绝佳风水宝地。潞王陵是我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建成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其“营造逾制”,可与北京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相媲美,有“中原定陵”之称,是名副其实的石头城。王家陵园,皇家风范。
          潞王陵为明神宗皇帝朱翊钧唯一同母弟朱翊镠的陵墓,他生于隆庆二年(1568),卒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享年46岁。他四岁而封,万历十七年之藩卫辉。生前占地四万顷,“王店王庄遍畿内”,极尽奢华,有“诸藩之首”之称,死后谥号“简”,故又称“潞简王”。潞简王墓于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1.  一条长长的甬道步入景区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2. 景区入口(门票60元)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3. 导览图,整个景区由东墓区(潞王墓)、西墓区(次妃墓)和神道石刻仪仗群三部分组成,占地400余亩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4. 国保碑(国四)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5.  “潞藩佳城”石牌坊,正反两面径尺楷书,四柱三间,高浮雕二龙戏珠为主体纹饰,通阔9.35米,通高6米,抱鼓石高2米,鼓面直径0.5米,两侧立华表一对通高6米,石牌坊、华表顶部圆雕均已残损,但仍是明代的石雕艺术精品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6.  过石牌坊进入长189.5米神道,为石刻仪仗群,两旁排列石人、石兽共15对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7. 15对石像生先后排列分别为:猰貐、爰居、貔、獬豸、豹、狻猊、羊、虎、狮、辟邪、麒麟、骆驼、象、控马官、文官,其数量、种类之多,超过南京明孝陵、北京十三陵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8.  石像生均采用整块青石雕成,其中最大的高2.77米,最小的也有1.55米,或蹲或立,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9.  马与控马官,刀刻细腻,展现了雕刻艺术的高超水平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10.  石翁仲,由整块青石雕琢而成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11.  走完神道,来到一座用汉白玉砌成的三孔券御河桥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12.  城门楼,为陵园的总门户,高10米,面阔21米,为单檐歇山顶,封檐,无梁架斗拱,梁架用石拱券代替,绿色琉璃瓦盖顶,九脊十兽。三道拱券门洞,门钉为九带九扣、八十一颗为,为最高皇室规格,整个建筑为石砌无梁殿,乃明代建筑所罕见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12.  城墙,全用青条石砌成,上饰灰瓦屋脊式墙帽,墙厚1.5米,高6米,南北长320米,东西宽147米,周长942米,是整个墓区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之一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13.  “维岳降灵”石坊,为墓区内建筑的门户,是一座仿木结构的石刻建筑物,榫卯衔接,结构为三间四柱,正面正中精刻径尺楷书“维岳降灵”四字,明间两柱正面阴刻对联一幅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14.   牌坊遍饰高浮雕二龙戏珠,正脊中央圆雕两条立式缠龙,头顶宝珠,脚踏海水,各面南北,其神色充满哀戚之情,为精绝之作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15.  石坊南北两面共置抱鼓石四组,鼓石下部雕多层仰腹方座,鼓面上刻山水宝珠图,抱鼓上各蹲有石狮,形象生动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16. 城内自“维岳降灵”石坊至祾恩门为首进院落,两侧为东、西碑廊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17.   碑廊内墙嵌置着二世潞王朱常淓草书唐诗336首(复制品),每块石刻上还刻有各种形体、书体的印章,其独特的篆刻风格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16. 祾恩门,为墓区主要建筑之一,又称“中门”,此门为20世纪80年代依原样重建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17.  祾恩门台基为遗存,台阶十三级,中间用白石嵌大型二龙戏珠陛石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18. 自祾恩门北至享殿基台为第二院落,主要是祭碑群---八通祭碑和两侧配殿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19.  这八通祭碑分别为明熹宗朱由校、福王朱常洵、朝廷首辅申时行以及各部院衙门、河南地方官员所立之碑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20.  八通祭碑均为龙首方趺、并且建有巨石雕成的碑楼,分立于华表两侧,更显蔚为壮观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21.  明熹宗朱由校的祭碑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22. 第二院落东配殿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23.  西配殿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24.   祾恩殿遗址,殿前一对石狮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25.  殿前台阶中间的二龙戏珠丹陛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26.  祾恩殿(即享殿),现存32个巨大石础分四行排列,可推知当年大殿面阔7间深三间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27.   拜台,祾恩殿台基东南和西南两角各有一座拜台,台上置有高3米余的焚帛炉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28. 明神宗御祭碑最为高大,位于享殿拜台东侧,碑文:“维万历四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皇帝遣伏羌伯毛国器,行人司行人邓秉修,赐祭潞王文曰:惟王国之懿亲,屏翰是赖。宜膺备嘏,胡遽长终?讣音来闻,良切伤悼。特茲遣祭,用表亲情。仍命有司,为茔葬域。灵其如在,尚克歆承。”此碑是万历帝遣使来吊唁潞王的祭文,后刻于石碑上,其规格显然高于《明实录》中所定的礼制,其爱弟之情可见一斑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29.  东宫祭碑,位于享殿拜台西侧,内容、形制几乎与神宗帝的祭碑完全一样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30.  棂星门,又称无字牌坊,牌坊为单间二柱,看似简单,底座外侧精雕梅、菊、牡丹等花卉,与抱鼓石鼓面所刻“月下麒麟”和“犀牛望月”图竞相争艳,实为明代石刻艺术中罕见珍品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31. 石五供,由一座焚帛炉、两个花瓶和两个烛台组成,造型奇特,形体高大,北京十三陵中也未有,香炉高近4米,双耳三足,重檐钻尖顶,花瓶高2.9米,方座方瓶雕花,烛台形象逼真,高2.6米,雕刻繁复,五供为难得的佳品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32.   墓碑,墓碑外原有高大的明楼,可惜已毁,只留下青石筑成的楼台。墓碑龙首方趺,碑额正反面镌刻“皇明”二字,碑正面刻楷书“敕封潞简王之墓”,碑反面阴刻朱翊镠生卒年月:隆庆戊辰贰月初五日寅时降生,万历甲寅五月拾伍日辰时薨逝。碑首上盘龙,碑趺上云龙宝珠高浮雕图案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33.  地宫金刚门,地宫为安放潞简王及其妃子棺椁之处,墓室距地面4米,原有隧道与地面相通,潞王下葬后即填封了。地宫总面积180平方米,由甬道、中庭、左右侧室和主墓室组成,整个建筑全由青石筑砌而成的拱券式无梁殿结构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34.  甬道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35.  中庭门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36.  中庭,石五供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37.  左右侧室安放随葬品(原随葬品早被盗一空,现为陈列示意)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38.  随葬的日用瓷器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39.  主墓室,横放三具棺椁,中间为潞王,左右是其二妃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40.  棺木无存,仅存石椁,现三棺椁内放了模拟蜡像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41.  在二妃棺前,摆放着四方出土的墓志铭,字迹清晰可辨,此为“大明册封潞简王圹志”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42.  《御赐潞简王圹志》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43.   拓印件(陈列于展厅中)

金秋中州游(四十一)新乡明潞王陵(上)
44.  宝顶,地宫的正上方为墓室宝顶,墓冢呈圆丘式,通高约6米,周长约140米,周围以白条石垒砌,内填封土。南部正中开一券门,内有甬道可达宝顶之上

          潞简王陵被百姓称为“中原石头城”,当年无比显赫,然而也难逃世事的风云变幻,实际上在他身后30年就开始不断被毁损,今天能保护性开放,也算是为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继续在潞简王墓观瞻。。。。。。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