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2022-10-09 05:46:33)
标签:

旅游

灵泉寺

最早双石塔

大住圣窟

宝山塔林




            从小南海石窟到同在安阳县的灵泉寺仅相距8公里,虽然是县道,穿过几个村子也不到15分钟我们就来到了寺前。进入寺院当地人问我们是否用斋面,我们正好要用餐,就在这里用了,入乡随俗,用餐后献上香火钱就可以了,还节省了时间,体验了素斋面,还真不错。
         灵泉寺位于安阳市区西南约30公里的安阳县善应镇宝山之麓,南平村南,灵泉寺原名宝山寺,东魏高僧道凭法师于武定四年(546)创建,隋开皇十一年(591)隋文帝诏寺僧灵裕法师(道凭的弟子)到长安,封为国统僧官,管理全国寺院僧尼,并御赐宝山寺改名为灵泉寺。此处成为北方的佛教圣地,规模宏大,称为“河朔第一古刹”。寺院在东西两山大造石窟,山岩遍刻塔龛,成为全国最大的浮雕塔林,俗称“万佛沟”,又名“小龙门”。
         灵泉寺现存的基址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玉皇殿、大佛殿、菩萨殿、千手千眼佛殿、僧房寮舍等,寺中有一对唐代九级密檐式方石塔,还有一对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塔——北齐单层方形石塔,这些都已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泉寺石窟由寺院向东西方向延伸的宝山沟,即万佛沟,是一处从东魏(534-550)至宋代(960-1279)开凿的石窟及塔林群。现存石窟2座,塔(殿宇)龛245个,佛、僧雕像数百尊,高僧铭记百余篇,寺东的大留圣窟,由道凭法师凿造(损毁严重现封闭),寺西的大住圣窟则保存相对完好,窟内外百余尊大小佛像殊为珍贵。以两窟为中心东西延伸千米余,遍布石龛、佛像,刻制时间长达600余年,真正“宝山塔林”,因此早在1996年就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1.  宝山灵泉寺,路口应该是新建的石牌坊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2.  灵泉禅寺,山门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3,玉皇殿(释道并存,民间认为玉帝是最高的神,统管各界,包括人、仙、佛)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4. 大雄宝殿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5. 一对唐塔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6.  唐代九级密檐楼阁式石塔,通高6米,有塔座、塔身、塔刹组成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7. 塔身镌佛祖、弟子及护法神王,塔座雕饰乐伎,各持各种乐器正在演奏,栩栩如生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8.  灵泉寺塔的省保碑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9.  宝山灵泉寺,西院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10.  北齐双石塔,建造于北齐河清二年(563),为南北朝高僧道凭法师烧身塔,分为东西两座,左侧为主塔,右侧为陪衬,此双塔是我国野外最早的双石塔,具有重要价值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11.  石塔由塔刹、塔身、基座三部分构成,高约2.5米材质有当地青石构建而成,外观是单层亭阁式塔,造型精美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12.   塔心中空,存道凭法师真身舍利,主塔塔身刻有题记“宝山寺大论师道凭法师烧身塔,大齐河清二年三月十七日”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13.  寺内古碑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14.   宝山灵泉寺陈列室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15.  介绍万佛沟的石塔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16. 大住石窟等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17. 宝山其他雕刻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18. 石塔刹构件,隋唐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19.   塔门倚柱构件,唐                     石香炉,明                                 和尚头像,唐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20.   佛殿与菩提树图案石刻,唐                        龙与蔓草花图案浮雕,明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21.   摩崖石刻“万佛沟”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22.  万佛沟,入内沿着山腰东西向有大量的石窟、石龛、石塔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23.  国保碑(国四)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24.  大住圣窟,由灵裕法师凿造于隋开皇九年(589),为整个石窟的最主要宝贝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25.  大住圣窟有三奇:一奇在于该窟开凿在整块巨石之上,圆拱状的窟门尖拱的门楣,显得石窟十分神秘;二奇窟门外设门神,这对神王造像被做为中华美术史隋唐篇的封面;三奇在于窟内佛祖造像和其他石刻,古朴、灵动,显示了高超的雕刻技艺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26.  石窟外壁上浅浮雕佛像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27.  迦毗罗神王,高近2米,顶盔掼甲,手持法器,伟岸雄壮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28.  那罗延神王,同样高近2米,手持剑叉,脚踏牛羊,巍然挺立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29.  窟内主面为卢舍那佛与两尊胁持菩萨,两侧分别是阿弥陀佛、弥勒佛及其两侧的胁持菩萨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30. 正中卢舍那佛,两侧为胁持菩萨,已有1400多年,保存完好非常珍贵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31. 西侧的阿弥陀佛和两尊胁持菩萨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32.  东侧的弥勒佛和两尊胁持菩萨,这些佛像和菩萨像神态各异,造型精致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33.    飞天浮雕,窟内壁顶上的6个飞天造型,真正栩栩如生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34.  主像旁还刻了众多坐佛像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35.  窟内墙壁东侧线刻“世尊去世传法圣师”24组形象,始于大迦叶,终于师于比丘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36.  宝山塔林,造像活动延续600多年,千年来因山体滑坡掩埋的石龛无法统计,留存下来的现有245个,遍布宝山、岚峰山,每一个都含有丰富内容,几乎每个都代表着一位得道高僧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37. 塔龛,一般都有题铭传略,样式也是中西合璧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38.  一般僧人来不了这里,只有高职位的和尚才有资格在这里造像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39.  自公元589年以后的600多年中,这里实际成了河朔地区的高僧墓地,宝山塔林其规模之大,时代之早,当为全国之最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40.  山崖上还有不少佛龛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41. 佛龛一般是“一佛二菩萨”造像,可惜年代久,大都残损了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42.   佛龛,多题铭供养人姓名,时间,所以细看应该可了解许多信息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43.  延绵不断的塔龛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44.  上下几层的塔林

金秋中州游(二十四)安阳灵泉寺
45.  万佛沟延绵不断

         各地石窟看了不少,灵泉寺石窟确实有其突出的特点,由于遍布山间,另外有部分损坏严重,位于岚峰山的大留圣窟就封闭不开放,我们也就没去,然而这么多佛像、石龛真正令人震撼!
        接着我们前往观瞻邻近的兴阳禅寺塔(前篇已介绍),然后再到同在安阳县的“马氏庄园”参观。。。。。。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