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2022-09-09 08:06:07)
标签:

旅游

浮丘山

碧霞宫

千佛寺石窟

真武阁




              浮丘山位于鹤壁市浚县县城西南,又称南山,系太行山余脉,因山傍卫水,势如行舟,故有“浮丘”之美称。与大伾山相距近千米,同为平地竖起之孤峰,其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0.65公里,总面积约0.98平方公里,海拔103米,相对高度45米。现在是国家4A级景区“大伾山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
           浮丘山绰约多姿,妙景无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上建有碧霞宫供奉泰山神碧霞元君而名扬四方,自明代以来以朝拜碧霞元君而形成的每年的正月庙会,声势浩大,一日可达数十万之众,位居我国华北四大古庙会之冠。碧霞宫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后历经明清以来多次修葺、扩建、重建,碧霞宫以南北为中轴线,两廊对称,前后三个院落,殿宇80余间,总占地面积11160平方米,作为一处规模完整、保护良好的明清建筑群,与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浮丘山早在唐代就建有千佛寺,在碧霞宫北有一突起的小山头,平顶峭壁,高约4米,南北略长,小山头南、北、西三面凿有很多佛龛,多为唐代造像,有元明清各代题记。小山头西壁并排有两个石窟,南窟即千佛洞,洞内大小石佛近千,有唐代不同时期的四篇题记,石像虽大部分残损,但毕竟是盛唐时期的石刻艺术的珍品。北窟石壁造像990余个,最高的2米,最小的只有4厘米,可惜也大部无头。千佛寺石窟作为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的子项,也在2001年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1.  “九坊连珠”,一条大街连通大伾山和浮丘山,中间有九个石牌坊,气势不凡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2.  城隍庙,位于浮丘山东麓,现在是浚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2.   城隍作为中国民族宗教的一个重要神祗,大都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守护城池保护民众之神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3.  浚县城隍明洪武二年(1369)被朱元璋封为“都城隍”,于是历任县令不断维修、扩建,1950年后改作办公用房,现在的城隍庙均为新复建的,我们走一圈没有细看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4.  碧霞宫,即碧霞元君行宫,俗称奶奶庙,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浚县知县蒋虹泉主持兴建,历时21年落成,山门前三级台阶。碧霞宫占地11160平方米,共有殿宇楼阁87间,是一处布局精度、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群,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5. 山门前有一平台,竖有一双柱门型石牌坊,中间刻有“万物资始”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6.  广场戏台,正对碧霞宫山门,广场很大,举办庙会时可容纳数万人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7.  山门三座,门口各有一对石狮守护,两侧各有三通石碑,记录了历次维修的有关事宜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8. “ 碧霞宫”金匾,门前石柱刻对联:浮山妥圣灵峦连伾峙,两道青螺扬峻德;卫水环神刹涛接洪泉,一泓白练漾洪功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9. 入山门前院内一方形莲池,上架青石拱桥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10. 东为钟楼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11. 西有鼓楼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12. 二道山门也是三座,中间门楼,飞檐斗拱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13.  中院内两侧辅殿,殿前竖有多通古碑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14.  这些古碑细看大致还可辨认,只是我们时间有限,没来得及细拍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15.  大殿,是碧霞宫的主体建筑,由卷棚歇山顶拜殿和悬山顶加回廊式后殿组成,系明嘉靖年间所建,面阔五间,进深五间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16.  阶前正中雕蟠龙,形象生动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17.  殿前露台有青石围栏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18.   殿内供奉右为“紫霞元君”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19.  正中供奉“碧霞元君”主神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20. 左为“佩霞元君”相传三元君为王母的三个女儿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21.  拜殿两梢间木雕透棱窗,右窗嵌有“灵镇东岱”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22.  左窗“光映西池”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23.  梁枋、纱帽翅、牛腿上的雕刻图案花卉鸟兽、龙凤祥云,处处精美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24.  飞檐琉璃制的狮、虎、将军等脊饰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25.  “琼宫妥圣”经过此门进入后院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26.  寝宫,位于后院共有三座高楼,东西配楼各三间,正中为碧霞元君的寝宫楼,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面阔五间,三重檐歇山顶,楼分两层,上下均有走廊可绕一周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27.  西配楼,也是两层楼 ,面阔三间,西配楼供奉“紫霞元君”,东配楼供奉“佩霞元君”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28.  寝宫楼供奉“碧霞元君”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29.  殿前唐代石塔,可能是占用了唐代“千佛寺”的遗物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30.  唐代经幢,上面还刻有武则天的年号,显示这也是唐代千佛寺的原物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31.  现在重建的千佛寺山门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32.  国保碑(国五)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33.  天王殿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34.  碧霞宫北山顶上还有一处小山,人称“山上山”,山下为“即武当”石牌坊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35.  此小山顶上建有“真武阁”,供奉“真武大帝”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36.  山上山高约4米,南北长约15米、东西宽约5米,西壁岩面上雕有小佛龛,有南北两座石窟,北窟锁着不得入内,北窟面积约3.4平方米,开凿年代在武则天执政之前,有佛龛44个,题记5则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37.  南窟为千佛窟,面积约11平方米门楣上刻有清代书法家程淓的“佛国”行书,门券上方有元代至元六年二月题刻的八思巴文六字真言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38.  主壁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组合,主尊为结跏坐佛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39. 石窟内佛像最晚不晚于唐代中期(石窟内有唐永隆元季、开耀二年、永淳二年的造像题记)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40.  石窟内造像多为菩萨、一佛二弟子、二佛并坐、金刚等形象生动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41. 窟内四壁刻满小佛龛,造像大的有2米,小的仅4厘米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42.  石窟内造像损坏严重,此头像如果不是后人补上的,真是十分珍贵的宝贝了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43.  新复建的“西天王母殿”,千佛寺早就改作他用,民国时期曾举办农技学校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44. 千手观音殿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45.  水陆殿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46.  千年桧柏,是当年千佛寺所遗存

金秋中州游(十六)浚县浮丘山
47. 浮丘山与大伾山遥遥相对

              浮丘山与大伾山都是孤峰突起,因而虽然不高但古迹众多,值得探访。离开两山我们再看看浚县古城。。。。。。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