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东极广场,我们来到黑瞎子岛景区游客中心,按现在一般大景区的方式,在游客中心购票(门票+车票150元/人),自己的车停在此处停车场,再乘景交车进入各个景点。第一站我们前往黑瞎子岛湿地公园。
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摩林乌珠岛,俄罗斯称为大乌苏里岛,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的西南侧,由银龙岛、黑瞎子岛、明月岛3个岛系,原有93个岛屿和沙洲组成,现有87个岛屿(73个)和沙洲(14个),岛长58800米,最宽处14000米,面积约335平方公里。
黑瞎子岛历来是中国的领土,1929年7月张学良为收复中东铁路的管辖权,开始驱赶苏联职员,查封苏联商业机构,导致苏联于7月18日对华断交,并发生武装冲突,至11月战火扩大,双方动用兵力达20万,东北军损失惨重,多地被苏军攻陷,张只得派员谈判停战,12月20日同意签订《伯力协定》,恢复苏方在中东铁路的一切权益,由于黑瞎子岛是伯力的门户,此时已被苏联占领,于是黑瞎子岛就成为苏联的囊中之物。经过中苏、中俄多轮谈判,自2004年起,黑瞎子岛西半部面积约171平方公里陆地及其附属水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东半部为俄罗斯联邦管理,至此中俄领土争议全部得以解决,我们才有机会踏上这片土地。
黑瞎子岛湿地公园,位于黑瞎子岛西侧,是为保护黑瞎子岛湿地的原生动植物与生态环境而建设的,以水和湿地景观为主体,通过木栈道的形式组织游览路线,湿地中“东北三宝”之一的乌拉草成簇成片,蔚为壮观。
1. 黑瞎子岛欢迎您(车拍)
2.
黑瞎子岛回归部分(桔红色)示意图
3.
经过乌苏大桥(车拍)
4.
岛上植被自然天成(车拍)
5. 水网密布,沼泽湿地
6.
公园观景台,也是游客留影打卡处
7.
岛上原始自然风光与人造景观相结合
8.
岛上生长柳树、榆树、杨树等,东北三宝之一的乌拉草成片生长
9.
游客沿着水中栈道步入湿地中心区域
10.
天高云淡,水清草绿
11. 水中栈道犹如卧龙
12.
湿地公园内的栈道,是采用浮筒加木结构建设的浮桥式栈道,使浮桥水涨桥升,水落桥降
13.
栈道设计了大圈2000多米,小圈900米

14. 还有水中凉亭
15.
二层楼的观景台
16.
岛上还筑有河坝
17. 水天一色,倒影静好
18.
山水相依,风光无限
19.
本身公园并不太大,感觉却是直达天边
游览湿地公园,大概只需要半个多小时,在公园乘车点北侧有原俄罗斯驻北代岛哨所遗址,作为黑瞎子岛部分领土回归的见证·,当然要参观一下。
北代岛哨所(俄称大乌苏里哨所),是一座俄罗斯老式兵营,始建于1976年。该哨所隶属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地方边防管理局70边防总队,连级建制,驻守俄军官兵约50人,营区占地面积10125平方米,除主楼外,还有车库、发电房、仓库、浴室、锅炉房、犬舍、油库、马厩等,俄军撤走时,本要将此炸毁,我方出资20万美元,俄方于2008年10月14日交给我方,如今这里作为纪念场所,成为黑瞎子岛主权变迁的历史见证。
20.
原俄罗斯驻北代岛哨所遗址
21. 哨所介绍
22. 二层主楼,建筑面积988平方米
23.
主楼是“公共生活办公楼”
24.
主楼平面图
25. 值班室
26.
机要室
27.
军官办公室
28.
兵舍
29. 活动室
30.
军官公寓楼
31. 发电房、兵器房等
32. 车库 、仓库等
33.
黑瞎子岛的“回归之路”,中苏友好时期搁置争议,1964年开始边界谈判,到2008年10月4日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幕仪式”,黑瞎子岛171平方公里陆地及其附属水域,正式回归
如今中俄两国已决定共建黑瞎子岛国际自然保护区,边境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现因疫情暂停),和平友好相处,几乎成了不设防的边境线,与当年双方各自陈兵百万、剑拔弩张,真正不可同日而语!
继续在黑瞎子岛游览。。。。。。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