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她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被国人称为“母亲河”。早在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文明,如蓝田、半坡、龙山文明等,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落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落,形成“华夏族”,至今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自称为“炎黄子孙”,把黄河流域视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我自幼就有黄河情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九曲黄河万里沙”等名篇也常诵读,也曾高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民间素有“不到黄河心不死”之说,那时黄河与我真是遥不可及。然而,2012年我首次来到黄河壶口,2019年再次观赏壶口瀑布,2020年来到碛口古镇,下榻的驿栈就在黄河边,睡的床也就距黄河30米左右,真是枕河而眠了。
从黑龙庙下来我们回到驿栈,用晚餐还有段时间,我坐在河边看黄河落日,浮想联翩。
1. 湫水河(车拍),平时水小,两边是石砾河滩
2.
湫水河上的桥(车拍)
3.
碛口镇沿着湫水河从东至西,到黄河口再转向北(车拍)
4. 黑龙庙俯瞰黄河边的碛口镇
5. 湫水河与黄河交汇处
6.
黄河前段还有数百米宽的河面,波澜不惊
7.
河对岸陕西吴堡也发展旅游业,河边建了座观赏宝塔
8.
滔滔黄河由北而来,滚滚湫水由东而至,黄河、湫水在此交汇向南流去,每逢雨季湫水携带大量泥沙注入黄河,在黄河东岸形成了“麒麟滩”,把原本四五百米的黄河挤压成百米左右的宽度,由于河水落差,水流湍急,礁石林立,形成黄河凶险的“碛口”,迫使人们放弃水运,从此上岸转走陆运,从而繁荣了这个“碛口古镇”
9. 碛口黄河中的礁石
10. 我坐在河边看落日,此时是17:15
11. 云系变化,云量增多了
12. 河面上泛起金光
13. 载游客黄河游的三艘快艇也收工了
14. 乌云遮不住,恰似耶稣光
15.
太阳从云端中钻出
16. 又一团乌云袭来
17. 实际是停在岸上的“水上餐厅”
18.
夕阳西下,渐渐加快了步伐
19. 17:45
20. 17:50
21. 17:56

22. 18:05
23. 18:08
24. 18:10,一轮圆日落在陕西一侧大山上
25. 18:12
26. 18:14,半个太阳下山了
27. 18:15
29. 18:16
30. 18:18 ,河面已经见不到圆日了
31. 18:20,太阳落山了
31. 第二天早上,黄河取水口
32.
勤劳的人们迎接新的一天
我坐在黄河边整整一个小时,看红日西沉,黄河金光一片,悄悄发呆,感受这美好的一切,有幸来到黄河边,享受这惬意的生活,年届古稀,夫复何求!入夜枕着黄河水,睡得特别香。
离开碛口,继续在晋北寻访。。。。。。待续。
今日起外出,休博半月,不及拜访,敬请见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