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中午我们离开沙垣村,车行约20分钟就来到了著名的碛口古镇。入住在黄河边的泰和客栈,就在客栈用中餐。午后稍事休息后首先前往李家山。
李家山位于临县碛口镇黄河岸边南5公里
,隐于大山深处。1989年10月著名画家吴冠中来此采风,此村被他称为是他一生三大发现之一,古村相对封闭,像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随着吴冠中的推介,各地美术创作者来此写生,游客逐年增多,现在已经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区。
李家山村始建于明代,据《李氏宗谱簿》记载,李氏祖先李端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到此,后世代繁衍,清中叶逐渐繁荣,包括东西两家财主,还插足商业,致富后大兴土木,在村内修建了大量建筑。这些建筑施工精良,风格各异,分布在垂直几百米的凤凰山上,山坡的坡度在40-70度,而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完美地利用山顶走势,与山坡巧妙结合在一起,远远看去造型各异的建筑高下叠置,从沟到顶,多达十一层,壮美异常。现存建筑有100多座院落,包含有400多孔(间)住舍,桥、庙、房、厅、堂、厦、窑、照壁一应俱全,蕴藏着黄土民情风俗和丰厚的黄河文化,2008年李家山村被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1. 黄河支流湫水河
2. 黄河流经碛口
3. 碛口镇背靠吕梁山之卧虎山,面朝黄河

4. 我们入住的“泰和驿栈”就在黄河岸边
5. 李家山村隐藏在深山中
6.
近年新建了进村的黑色路面的山路,而原来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路
7.
进村的道路
8. 进村后正面所见
9.
村寨标志
10.
层叠相交,上层的场院就是下层的房顶(窑洞顶)
11. 村内道路不求划一,该绕就绕,该转就转
12.
黄土窑洞
13.
石砌门墙
14. 可见不远处的黄河
15.
1989年吴冠中来此一见,惊呼这是少见的深山立体古村
16.
住宅与环境巧妙结合
17. 建筑形式多样
18. 门额石刻“宝善处”
19. 砖雕、木雕门楼
20. 木雕件是清代遗物
21. 精美的砖雕
22. 望河楼
23.
砖雕龙形鸱吻
24. “桂兰轩”
25. 内有6孔窑洞
26.
大平台,是观景台也是表演舞台
27. 老汉唱着山西民歌,欢迎游客骑驴合影
28.
当年吴冠中惊呼远观如荒凉的“汉墓”,近看是讲究的窑洞
29. 黄土高原
30.
从山底到山顶,叠置十一层,真正的“立体村落”
31. 村中道路“疏可跑马,密不插针”
32. 层叠交错

33. 三层楼院
34.整修一新的窑洞
35. 村里办起了农家乐
36. 路边的向日葵和格桑花
37.
山村构建了完整的排水系统,确保住宅的安全
38.
李家山村尽显山体与建筑结合之美,人居与环境自然之美
虽然还在全民防控疫情的非常时期,但是来李家山游客仍然川流不息,吴冠中当年感慨:“这样的村子,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找到”,诚斯言也!
我们在李家山活动了约一小时,就回到碛口镇。。。。。。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