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2021-02-05 08:05:33)
标签:

旅游

黛螺顶

上善财洞

五方文殊殿

小朝台



           从清凉寺返回台怀镇中心区约23公里,我们此行五台山台怀中心区的最后一个目标就是登上黛螺顶。八年前我到五台山,只到了五大禅处,黛螺顶没来得及上,这次总算可以如愿了。
         黛螺顶,在台怀中心寺庙集群区东,位于陡峭的半山脊上,从山下仰望,只见巍巍高山的半山腰又耸起一座小山,山顶寺宇隐掩于树木之中,小山形如大螺,四周草木萋萋,呈一片青黛,故山顶寺名为大螺顶、黛螺顶。此山始名青峰,寺院最早建于唐代,名为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到清乾隆十五年,称为大螺顶,乾隆十五年乾隆帝首登顶后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其山麓有善财洞下院,山腰有善财洞上院,也是有唐代古迹的佛教圣地。
        自清乾隆年间开始,五方文殊殿集中了五方文殊像于一殿,使朝拜五台的僧侣、信众有了一个方便之门,拜过此处,就可以代替朝谒五座台顶,所以,尽管上山有点辛苦,但人们还是乐此不疲,还有人一路叩拜上山的,就是我们登顶的那天,也遇到了不少人。俗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当然也有区别,登五座台顶分别朝拜各寺文殊菩萨为“大朝台”,而登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则称为“小朝台”。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1. 善财洞,下院在黛螺顶山脚下,五台山十大黄庙之一,山腰一排寺院就是上院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2. 善财洞下院殿宇、禅房、僧舍有百余间,基本是新建的,我们只是经过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3.  登上黛螺顶可以乘索道(票价上行50元,下行35元)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4. 我们步行走大智路登顶,此处为起点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5. 亭中“大智路”碑,登顶之路共有1080级台阶,全长约500米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6. 步步向上,途中只有几个平台可休息,估计垂直高度200米,有点累的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7. 佛山同心锁,相爱到白头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8. 善财洞上院,在黛螺顶半山腰,创建于清康熙年间,为五台山十大黄庙之一(下院是后建的)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9. 上善财洞坐东面西,依崖壁而建,东西窄而南北长,依次建有弥勒殿、文殊殿、大雄宝殿等殿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10. 弥勒殿前的佛塔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11.第一座殿,弥勒殿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12. 第二座殿:大文殊殿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13. 第三座殿:大雄宝殿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14. 第四座殿:华严三圣殿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15. 善财洞,建在山洞上,清初建寺时,从崖壁石洞中掘出文殊、弥勒、善财三尊铜像,皆为唐代遗物,尤以善财童子造像最佳,故被供奉在山洞中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16. 善财童子铜像,为唐代铜像,造像精美,寺因此得名,信众朝拜善财洞,此处是最主要处
         善财童子是古印度福城长者的五百童子之一,由于前世广修福德,出生时金光满堂,地下滚滚涌出七珍百宝故名善财,先受文殊菩萨教化,后师承观音,一般认他为观音的胁持,佛经中称他为“菩萨童子”,将可后补佛位,身份不凡。五台山佛教圣地,信众求财,用善财童子代替赵公元帅(道教),因而专门建寺名为“善财洞”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17. 继续攀登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18.  路边有石亭,也是观景平台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19. 快到顶了,扶着墙走也借点力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20. 雨虽然不下,但山上仍然是云雾缭绕,我上山共用时40分钟,还包括中间到上善财洞观瞻的时间,还是比较顺畅的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21. 黛螺顶,又名大螺顶、青螺顶,因山势状如螺而得名,原名“佛顶庵”,清乾隆年间改名为“黛螺顶”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22. 天王殿,为山门殿形制,坐东朝西,面宽三间,单檐硬山顶,为中轴线上第一重大殿,两侧为钟鼓楼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23. 我们从南面的侧门入内(原门票8元)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24. 天王殿供奉弥勒佛、韦陀菩萨,两侧有四大天王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25. 第一重大院内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26. 旃檀殿,为中轴线上第二重大殿,殿座六角台基,殿体六角建筑,造型在寺院建筑中别具一格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27. 旃檀殿,六角重檐攒尖顶,外观两层,内为一室,上层匾额“调御丈夫”,门额“栴檀殿”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28. 殿内供奉用栴檀木雕制的释迦牟尼佛立像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29. 五方文殊殿,为黛螺顶的主殿,面宽16.5米,进深11米,单檐歇山顶,四出廊,无斗拱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30. 五方文殊殿,供奉东、北、中、南、西台五台顶寺院供奉的五尊文殊像
          据传,清乾隆帝钟情于五台,又难以全部攀登五个台顶,于是想把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乾隆四十六年(1781)他让演教寺方丈青云和尚办此事,青云和尚按旨意经五年建成,乾隆五十一年(1786)三月,乾隆帝来黛螺顶参拜了五方文殊,从此开始了五台山历史上的“小朝台”,乾隆留下诗一首,刻在五方文殊殿前的石碑上,此后乾隆还数次登上黛螺顶朝拜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31.  殿中供奉五方文殊像,正中三尊:北台叶斗峰灵应寺无垢文殊、中台翠岩峰演教寺儒童文殊、南台锦绣峰普济寺智慧文殊(从左至右)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32.  东台望海峰望海寺聪明文殊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33.  西台挂月峰法雷寺狮子吼文殊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34. 大雄宝殿院,院内有佛塔2座、古碑1通,2株古树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35. 大雄宝殿,面宽19.2米、进深9.6米,歇山顶,五脊六兽,前出廊,1990年代重修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36. 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两侧为十八罗汉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37. 殿前两株古树,一松一柏,都是唐代所栽,距今已有1300年了,高逾30米,苍翠挺拔,这就是乾隆帝诗中的“阶下千年不老松”,乃唐朝僧人法念的修行之处,见证了黛螺顶的悠久历史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38. 地藏殿,配殿也是五开间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39. 殿内塑像、壁画也是十分精美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40. 观音殿,还有其他配殿、禅堂、僧舍等,全寺共有殿堂、房舍80余间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41. “青峰顶”,此处海拔约1800多米,我们从另一条路下山(坡度缓一点)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六)黛螺顶
42. 台怀中心寺院区,大白塔高高耸立

          五台山气候变化很大,上午还出太阳,中午就小雨菲菲,到清凉寺雨下大了,回台怀中心区雨又基本停了,大概老天眷顾,我们在登黛螺顶时仅偶尔飘一阵小雨,而等我门安全下山后,雨又下大了。至此我们原计划的内台地区的观瞻目标全部完成,可算圆满。
        当晚我们就住在台怀镇,明天我们将从北入口出五台,再到繁峙。。。。。。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