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8748394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自驾秋游晋北(十)藏山之滴水岩·仙人峰
(2020-11-24 08:18:52)
标签:
旅游
天下第一藏
藏山
仙人峰
灵霄殿
藏山风景区游览面积十余平方公里,由育孤园、藏孤胜地、莲花寺和仙人峰自然生态区四大板块、168个景点组成,细细观赏可以用两天时间,我们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有所取舍。
藏山作为太行山一脉,千峰叠嶂,万壑含烟,危岩若削,洞穴幽奇,松柏参天,涧水潺湲,山光水色瑰丽,风景四季宜人,庙宇祠堂、楼台亭阁与自然景观珠联璧合,人如在画中游,又似步入仙境,不枉晋东第一名山之称。
滴水岩位于藏山祠东侧,水帘低垂,夏日珠玑四溅,甘醇沁人,冬季冰柱倒挂,宛若琼玉世界。从里向外望,更是别有洞天,风景独好。内有龙王石雕,外有钟乳石形成的石虎,难怪明代顾炎武要吟咏:“空山三尺雪,匹马向荒榛。窈洞看冰柱,危峰迟日轮。水边寒啄鹤,松下晚樵人。恐有孤儿在,寻幽一问津。”滴水不绝,聚集成潭,滴水岩黑龙潭,旖旎风光,引人入胜。
仙人峰自然生态区,山高林密,草木茂盛,植被覆盖率达97%,抬头可见奇峰怪石,脚下山路曲折。我们从南天门开始登山,沿着“步步高升”的台阶,来到山腰,然后就是陡峭的山路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登,走过好几个大小山头,终于到达建于海拔1100多米藏山最高峰的灵霄殿(玉皇庙),似乎我们伸手可以碰到蓝天了!
1. 滴水岩,石牌坊
2. 石牌坊背面题刻“晴岩滴翠”
3. 龙潭中央滴水亭
4. 滴水岩是个天然溶洞,终年滴水不绝,夏日珠玑四溅,甘醇沁人,冬季冰柱倒挂,宛若琼玉世界
5. 滴水倾入潭中,形成龙潭,又名“黑龙潭”
6. 石虎,钟乳石形成,据传当年显灵,吓退了屠岸贾的追兵,保护了程婴和赵武
7. 洞内还有几块古碑,可惜字迹模糊不清
8. 洞中朝外望,真是别有洞天
9. 北侧山壁,如同刀削,刻有“天下第一藏”五个大字
10. 藏山揽胜
11. 藏月处,月明之夜,此处月亮最亮
12. 在山崖上俯瞰
13. “风范存天”碑,民国廿六年
14. 经过“登天”月洞门,上南天门
15. 穿过南天门,直上仙人峰
16. 南天门石牌坊,四柱三间三楼,雕满龙凤、祥云等图案
17. 700多级台阶向上,可谓“步云”
18. 程婴、公孙杵臼两位义士之墓,程婴在协助赵武回归晋国,治理朝政后,不愿做官而是自杀追随公孙杵臼于泉下,高风亮节光照后人
19. 登山虽然有路,但有些路段并不好走
20. 环绕山头起伏的约10公里山路
21. 远处山头上有个亭子
22. 四处郁郁葱葱
23. 千峰叠嶂,松柏参天
24. 山路崎岖,难不倒我们
24. 灵霄殿位于山巅
25. 我们坐下休息,中饭就只能以干粮解决了
26. 藏山是巍巍太行山一脉
27. 孤峰突起
28. 峡谷深深
29. 绵绵群山
30. 群崖环绕
31. 灵霄殿,高处不胜寒
32. 玉帝端坐
33. 两旁天臣
34. 大好河山
35. 蓝天白云
36. 下山路也不太好走
37. 跨越两座山的160米长的玻璃桥,高达100多米(没开放)
38.
天门
39. 明镜台(茶室不开放)
40. 莲花寺,此景区又名“三教文化圣地”,基本上是新建的,我们时间有限就割爱了
天下名山何其多,三山五岳美名扬。然而藏山以2600年的历史独树一帜,并非是信史,时代更接近的《左传》没有记载,而《史记》就纪录了这段故事,再加上历代各种文艺形式的传播,它体现的是中华文明的“忠信、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精神,所以得到历代人们的青睐、传承。
我们驶离藏山,继续寻访。。。。。。待续。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博文《自驾秋游晋北(九)藏山之藏孤胜地》已发
后一篇:
博文《自驾秋游晋北(十)藏山之滴水岩·仙人峰》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