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8748394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秋游英国、爱尔兰(十九)“逃婚小镇”
(2020-06-17 21:35:02)
标签:
旅游
逃婚小镇
苏格兰边境小镇
格特纳格林
婚礼举办地
27日下午
离开湖区我们一路向北前往苏格兰。前几天车行途中一直下雨,路拍的片子基本都不行,只能自己做个旅途纪录,今天难得的多云天气,一路上我随手拍下了公路两旁的原野景色,田园风光,虽然也不太清晰,但我还是能因此而纪录下英格兰的自然风景。到达苏格兰边境小镇格特纳格林,路程约100公里我们又走了2个小时。苏格兰历史上是一个独立王国,1707年正式并入英国,但在内部立法和行政管理方面拥有很大的自治空间,因此有了这个著名的“逃婚小镇”。
格特纳格林镇位于苏格兰最南端,在连通伦敦到爱丁堡的交通线上,所谓“逃婚”,不是我们中国的不愿结婚的“逃婚”,而是许多人专门逃到这里举行婚礼。据传这里的“私奔”结婚始于1754年,当年英格兰有法案规定,如果结婚双方年龄未满21岁,必须经过双方父母同意并经牧师主婚才算合法,而苏格兰只要年满16岁,无须父母同意就可以登记结婚,这就使得许多年龄不满21岁的“私奔者”逃离恼羞成怒的父母来到苏格兰举行婚礼,只要结婚誓词在证人面前立下,几乎任何人都有权利主持婚礼,而小镇正是从英格兰来到苏格兰的第一个村庄,于是铁匠铺、小旅馆、小农庄都成了婚礼的最佳场合。当年首先接纳一对男女青年的是村头的铁匠铺,铁匠把两块烧红的铁块,放在铁砧上敲打在一起,寓意着两人的结合,并当场签署结婚证书。女孩的父母坐着马车赶到时,已经礼成,也就只能祝福这对青年了,人们称这位铁匠为“铁砧牧师”,而那锤打铁块的铁砧也成了“幸运砧”。
后来每年有许多青年伴侣到此举行婚礼,小镇成了世界著名的婚礼举办地,每年在此举行的婚礼超过5000场,那铁匠铺也改建成结婚博物馆。为团队游客还设计了互动游戏,由我们的团员参演逃婚的新郎、新娘的父母,工作人员充任铁匠和证婚人,我们在笑声中感受这充满复古色彩的苏格兰婚礼。
1. 城市公路的立交系统(车拍于曼彻斯特附近)
2. 乡村公路(车拍)
3. 相对封闭的“A”线快速路(车拍)
4. 英格兰大地(车拍)
5. 牧草收割后打包(车拍)
6. 牧场仓库(车拍)
7. 绿色原野(车拍)
8. 田园风光(车拍)
9. 绿草如茵(车拍)
10. 苍翠起伏(车拍)
11. 正在开挖的小山(车拍)
12. 怡静家园(车拍)
13. 牧马悠闲(车拍)
14. 自在的羊群(车拍)
15. 夕阳照在农机车上(车拍)
16. 夕阳余晖映牧场(车拍)
17. 即将进入苏格兰(车拍)
18. 边境小镇
19. 小镇铁匠铺(我们入内参观,成人票价为3.5镑)
20. 格特纳格林的故事,当年老铁匠锻铁为那对青年主婚
21. 铁匠签发结婚证书
22. 简易婚房
23. 婚纱
24. 起居室
25. 铁匠铺的“幸运砧”,和签发的结婚证书
26. 铁匠铺成了结婚博物馆
27. 结婚的礼服、18世纪的马车
28. 马车和自行车
29. 折叠篷马车
30. 四马拉的马车
31.“逃婚”情景画
32. 我们团队参加“婚礼重演仪式”,逃婚的新郎新娘、愤怒的父母、铁匠的“一锤定姻”
33. 有情人终成眷属雕塑
34. 手臂拱门雕塑,仿佛是在向前来举行婚礼的幸福伴侣和世界各地的游客行拱手欢迎礼
35. 走廊两侧陈列部分蒸汽机时代的机械
36. 小镇威士忌和礼品店,用各国文字欢迎客人光临
37. 我们也随意逛了会儿商店,作为对我们大巴司机的一点谢意,我们所有人都买了不少由他推销的取自此店的苏格兰特色食品
38. 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39. 苏格兰羊毛、羊绒制品是特色商品
40. 宁静的小镇
41. 离开小镇
42. 入住爱丁堡万怡酒店
我们在小镇停留约一小时,然后继续乘大巴前往爱丁堡,145公里走了2小时,夜8点我们到达了入住的万怡酒店,又是一个环境优雅的四星级酒店。
明天游览爱丁堡。。。。。待续。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秋游英国、爱尔兰(十八)湖畔波尼斯小镇
后一篇:
秋游英国、爱尔兰(二十)爱丁堡撷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