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游(三十二)吐鲁番博物馆之出土干尸及其随葬遗物展

标签:
旅游干尸假肢随葬遗物吐鲁番博物馆 |
20. 皮盒

24.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吐鲁番市东南约40公里火焰山南麓戈壁上,距高昌古城仅2公里,墓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从1959年以来对此处进行了近20次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500多座,出土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此处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 张氏夫妇合葬墓,位于阿斯塔那墓地张氏坟茔,墓主人张遁又名张孝章,建昌四年(558年)辞世,生前历任侍郎、殿中将军,其妻于建昌十六年(578年)去世,合葬。麴氏高昌建立前,高昌曾以“敦煌人张孟明”为当地统治者,麴氏高昌时期张氏为高门大姓,一些重要官职都由张氏成员充任

26. 张雄(583-633年)干尸,字太白,麴氏高昌时期任左卫大将军兼司兵部要职

27. 六屏式列圣鉴训图壁画,出自阿斯塔那一墓室后壁, 内容是我中原地区先秦、两汉时期长期流传的“列圣鉴训”,蕴藏的典故丰富,寓意深刻,充分说明高昌时期,中原汉文化的主流地位

28. 唐代士兵干尸,保持完好,头发趾甲还连着

29. 骨灰罐,交河沟西墓地出土。源于波斯的祆教(拜火教),他们反对土葬,实行天葬,属于中亚的粟特人也信奉祆教实行天葬,虽“无棺椁”,但却有收拾骸骨的葬具,即“盛骨瓮”,亡者身份不同,盛骨瓮材质也不同,王室用金瓮,而民间则多用石瓮和土瓮

30. 干尸和随葬品

37. 黑孜尔霍加麻扎,即黑孜尔霍加夫妻的墓地,位于吐鲁番艾丁湖乡,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89年成吉思汗8世孙黑孜尔霍加在混战中被其部属拥立为东察合台汗国汗,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贵族,它的命令使吐鲁番的回鹘人改变佛教信仰而改信伊斯兰教

38. 男性干尸,清代,葡萄沟苏巴什出土

39. 吐鲁番郡王墓,清代,鄯善县
43. 干尸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