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2020-04-03 08:04:12)
标签:

旅游

吐鲁番博物馆

高昌

回鹘

唐西州


  
         吐鲁番博物馆通史陈列,根据历史时期共分为7个单元,上集介绍了:第一单元——早期人类的活动;第二单元——姑师文化的发现;第三单元——西域都护府统辖下的车师。本集继续介绍其余部分:第四单元——高昌郡及麴氏高昌国;第五单元——唐西经济文化的繁荣;第六单元——回鹘文化的发展;第七单元——清代的吐鲁番郡王。 
       吐鲁番位于新疆东部,天山山脉南麓,扼古代欧亚交通要冲,是丝绸之路重镇,东西方经济荟萃处,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点,由于这里的气候干燥,雨量稀少,使残存于地上地下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能较好的保留下来,成为华夏灿烂文明的活化石,西域丝路精美绝伦的“博物馆”。通史陈列厅主要展出吐鲁番地区自1950年以来考古出土、采集、征集、捐赠的文物精品。整个展览以时间为线索,从刀耕火种的远古时期到经济繁荣的唐西州,再到清代的吐鲁番郡王,为我们展示了吐鲁番灿烂悠久的文化积淀。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1. 第四单元  高昌郡及麴氏高昌国
       公元327年(东晋咸和二年),前凉政权首次将郡县制推广到西域,置高昌郡,从460-640年,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建立了以汉人为主体居民的高昌国。汉人在此屯田,兴修水利,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同时,随着丝绸之路贸易的兴盛,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在这里交融荟萃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2. 彩绘泥塑武士俑和马,高昌郡时期(327-460年,以下图片同一时期不再注明年份),鄯善县洋海墓地出土,具有“胡人”形象的陪葬俑,一副强悍的保卫者姿态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3. 彭夫人随葬衣物疏,高昌郡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此为北凉王且渠蒙逊的夫人彭氏的遗物疏,在中原又称为“遗策”,是研究当时社会习俗的重要资料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4. 红地鸟龙卷草纹刺绣,高昌郡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稀世珍宝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5. 花色禽兽纹锦、红黄斜格锦,高昌郡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6. 银钗,高昌郡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7. 立佛像,高昌郡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8. 陶杯,高昌郡时期,鄯善县大阿萨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9. 麴氏高昌国郡县建置示意图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10. 三足刻花陶盆,麴氏高昌国时期(502-640年,以下图片同一时期不再注明具体年份)吐鲁番市巴达木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11. 骨雕,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巴达木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12. 神兽铭文铜镜,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巴达木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13. 陶鼎,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14. 兵部买马用钱奏, 延昌三十七年(578),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虽为残卷,但大意十分明白, 最后三人亲手签名均以“将军” 头衔,其一麴伯雅时为世子,署官为中军将军,601年继位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15. 延昌四十年傅子友墓表,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哈拉和卓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16. 彩陶盆,麴氏高昌国,交河沟西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17. 树纹锦囊面,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18. 铜眼罩,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木纳尔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19. 彩绘陶豆、双耳陶罐,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巴达木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20. 伏羲女娲绢画,高143、上宽110、下宽82厘米,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巴达木墓地出土,伏羲女娲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类始祖,此画像被悬挂在墓葬顶部,两人手持规、墨斗和矩,位于日月星辰之中,既符合传说,又增加了神秘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21. 兽首三足刻花陶盆,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巴达木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22. 葡萄干,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23. 干枣,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24. 干梨,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25. 煎饼,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26. 点心,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27. 馕,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28. 饺子,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29. 棉籽,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30. 小麦,麴氏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31. 第五单元  唐西州经济文化的繁荣
      公元640年唐朝统一高昌,一度曾设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同时以高昌为西州,实施州、县、乡、里的行政建置;658年,又于高昌设置西州都督府,唐朝的整套制度都在此有效地实施。随着唐代的兴盛、国际贸易的发展,高昌成为一座国际都会,这里出土的丰富多彩的文物,充分反映了唐代西州经济文化艺术繁荣的盛况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32. 辟邪神兽,唐西州时期(640-792年,以下同一时期图片不再注明年份),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32. 镇墓神兽,高70厘米,虎头、豹身、狐尾,全身彩绘褐、蓝色圈点纹,瞪大的眼睛,张大的嘴露出大而尖的牙齿,头顶和肩部插有板翼,更显凶猛威武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33. 斗拱,唐西州时期,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34. 绢鞋,唐西州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35. 漆盒,唐西州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36. 贞观十四年康业相墓表,唐西州时期,交河故城沟西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37. 陶水管,唐西州时期,高昌古城采集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38. 葡萄纹铜镜,唐西州时期,吐鲁番市巴达木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39. 麻鞋,唐西州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40. 唐代安西、西州官府印谱,这是出土文书中官府印谱的摹本,说明唐朝政令在西州有效推行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41. 木牛车,唐西州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42. 彩绘泥塑马,唐西州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43. 四足彩绘陶盆,唐西州时期,吐鲁番市木纳尔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44. 绛地菱格花卉印花纱,唐西州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45. 绿地花草飞鸟纹印花绢,唐西州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46. 绢手提袋,唐西州时期,吐鲁番市巴纳尔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47. 联珠鸟纹锦,唐西州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48. 黄地花树对鸟纹纱,唐西州时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49. 第六单元   回鹘文化的发展
      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是隋唐时期的回纥人,788年,回纥统治者上书唐朝自请改为“回鹘”,840年回鹘人的一支从蒙古高原迁入吐鲁番盆地,建立了高昌回鹘,后先后臣属于辽、宋、西辽。1209年亦都护归附成吉思汗,元朝先后在此设行尚书省、交钞提举司、宣慰司等机构实行管辖。吐鲁番出土的大量回鹘文书、契约、诗抄和各种生产生活用品,特别是柏孜克里克石窟精美的佛教壁画,展现了高昌回鹘时期文化的高度发展,同时充分印证了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自古就是相互交融的,新疆各民族文化从开始就打上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化的印记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50. 高昌王供养像,复制自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0窟内壁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51. 高昌王后供养像,高昌王和王后的这两幅供养像,如实地描绘出当时的衣冠服饰,与唐人服饰相似,向人们展示了回鹘人的健美形象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52. 箭箙及箭,回鹘高昌国时期(9世纪中叶-13世纪末),吐鲁番市哈拉和卓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53. 绣花棉布囊,回鹘高昌国时期,吐鲁番市哈拉和卓墓地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54. 回鹘、汉文合璧佛经抄本残页,回鹘高昌国时期,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55. 瓷碗,回鹘高昌国时期,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56. 芝麻,回鹘高昌国时期,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57. 比丘头像,回鹘高昌国时期,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58. 佛本行经变,回鹘高昌国时期,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59. 《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复制品),元代,现存甘肃威武文庙,碑文正面阴刻汉字,概述高昌王家族的卓越贡献,背面为回鹘文,简述回鹘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是研究回鹘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60. 第七单元    清代的吐鲁番郡王
       清代,中央政府设吐鲁番、辟展等六城,由吐鲁番郡王管理。实行屯田,并设办事大臣,1762年设伊犁将军,吐鲁番也归其统辖。这一时期,吐鲁番的农业、水利、矿业都得到发展,人口增加,生产的葡萄、瓜果、棉花等闻名中外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61. 苏公塔俗名额敏塔,1777年额敏和卓郡王为感谢天恩所建,塔高44米,是新疆现存最大的古塔,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62. 额敏塔碑记(拓本),原碑立于苏公塔门前,记载额敏和卓因维护统一,战功卓著,被封郡王,为感天恩,自耗银7000两建造此塔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63. 思得克买房尾契,清代(1644-1911年),吐鲁番市征集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64. 皮囊,清代,吐鲁番市征集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65. 绣花长腰皮靴,清代,吐鲁番市征集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66. 铁权,清代,吐鲁番市征集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67. 佩饰,清代,吐鲁番市征集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68. 铜马镫,清代,吐鲁番市征集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69. 银元宝,清代,吐鲁番市征集

大美新疆游(三十)吐鲁番博物馆之通史陈列(下)
70. 铜壶,清代,吐鲁番市征集

        吐鲁番地区历来是多民族聚居区,多种宗教并行,车师、塞、匈奴、汉、羌、氐、回鹘等民族,还有中亚过来的粟特人,在此友好相处,不断融合,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为中华文明大家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还有许多精彩内容。。。。。。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