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陕西(二十六)陕西历史博物馆常设展之“盛唐气象”

标签:
旅游陕西古代文明陕西历史博物馆盛唐气象唐三彩 |
东方名都——唐长安城布局呈中轴对称,都城北部正中设置宫城,其南另筑皇城以置中央衙署,宫城、皇城与外郭城有着严格的区域与功能划分,发展和完善了曹魏以来的城市布局,开创了一代都城的新制。11条南北向大街和14条东西向大街将外廓城划分成棋盘式格局,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的典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有名的世界都城

2.

巍巍帝陵——唐代的十八座帝陵、以长安为中心,呈扇面状分布于关中渭河北岸的平原和山梁上、蔚为壮观。集中体现出大唐王朝的恢弘气魄、为世界陵墓史上的奇观,也对后世的帝陵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私仓廪俱丰实——隋唐时期农牧业持续上升发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水利设施完备,畜牧业种类繁多,高宗时养马达70万匹,“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人口大量增加
方寸巧心通万造——隋唐手工业是中国古代手工制造业的一个高峰,随着市场和需求的扩大,官营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手工制作技艺显著提高,产量明显提高,大量制作了精美的丝绸、铜镜、金银器、三彩器、瓷器等,展现了隋唐手工业高超的技术水平
锦纨巧丽——唐代丝绸,有纱、绫、罗、锦、绮、绸、绢、刺绣、织成、缂丝等品种。产量大,质量高,并随着海陆丝绸之路大量输往西方,其织物的结构、纹样、用料、用色乃至工艺技术均达到了中国古代丝绸生产的顶峰

11.
丝绸(小团花纹锦、动物纹锦),唐,馆藏

11.

13.
耀目铜镜,唐代铜镜以题材新颖、纹饰华美著称,造型除传统圆形外,还出现了新颖的菱花形、葵花形、方形等,镜背纹饰有瑞兽、葡萄、鸾鸟、花草、神仙人物故事、八卦等,铸造工艺多样,除高浮雕式、浅浮雕式外,还有螺钿式、金银平脱、贴金贴银等特殊工艺

15.

16.
金银璀璨——唐代金银器是古代工艺美术中的瑰宝,分为饮食器、杂器、药具等几大类,表现出内容丰富、造型优美、布局合理,装饰形式多样等特点,唐代工匠将装饰艺术推向高峰,留下了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17.

18.

19.
多翠胜雪——瓷器,唐代是我国陶瓷业大发展时期,唐中期后用瓷需求增加,再加外贸需要,故瓷器生产得到充分发展,以河北邢窑白瓷和浙江越窑青瓷分别代表北、南瓷业的最高城就,被称为“南青北白”

33.
万邦商旅会长安——商业赋税,隋唐农业和手工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市”的普遍设立标志着商业的迅速发展,长安东西两市聚集了四方财物和各地商人,成为国际性的商品交易中心。赋税制由租庸调法变为两税法,商业税收出现,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9.
唐代陶俑有武将、文官、特别是仕女陶俑衣袂飘飘,丰姿细眼樱口,桃面微扬嘴角略翘,配以各种头饰、臂饰,体现了自傲自赏自适的时代性格

40.

41.

43.
鎏金铜兽首铰链玉臂环,唐,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
44.
金头饰,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贺若氏墓出土
挟弹飞鹰霓裳曲——文化娱乐,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音乐舞蹈和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坐部伎、立部伎且歌且舞,马球、投壶、弈棋等盛行,体现了唐代人丰富的精神生活

45.
彩绘打马球俑,唐,西安市长安区韦泂墓出土

46.
白陶舞马,唐,咸阳市礼泉县出土
彩绘贴金白陶舞马,唐,咸阳市长武县出土

45.

46.
莲花影里数楼台——隋唐时期,国运昌盛,加之统治者的提倡,各种宗教和民间信仰得到广泛传播,传统的道教、佛教备受推崇、佛寺、道观遍布全国,教派和理论有了新的发展,袄教(拜火教)、景教(基督教分支)、摩尼教、伊斯兰教等许多西方的宗教也相继传入中国,使隋唐宗教文化达于鼎盛
流沙昆仑涉越勤——异域使者,在空前繁荣的丝绸之路上,无数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使者、商人、僧侣、迁徙者,驾驭着“沙漠之舟”骆驼,穿越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带来了异域的奇珍异宝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