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新春闽东游(三十三)泉州开元寺

标签:
泉州开元寺宋代二塔桑莲法界甘露戒坛杂谈 |

天王殿内石柱为棱柱,石柱上有对联“此地古称佛国
满街都是圣人”,是宋朱熹所撰,弘一法师所书

重修开元寺记:自古都会郡邑,多有建大刹而奉香火者,原所以护国而佑民也。泉郡开元寺,创自唐垂拱二年。其地原系黄氏宅基,因桑树生莲应梦,遂施基以建寺,名为莲花寺。庙貌巍峨,双塔耸峙。后毁于兵火者凡几,历代屡有神僧、信士踵而葺之。至前明万历年间,倾废过甚,经黄氏之孙文柄重为修建,以至于今。乙丑春,余因督缉洋匪,暂驻郡城。时雨泽愆期,农民望之甚殷。余虔祷于开元寺,是夜即大沛甘霖,连宵达旦,合郡士民莫不欢悦。是年转歉为丰,咸歌大有,皆神灵之感应也。余见殿宇朽损,垣多坍塌,心甚戚焉,遂首捐清俸而为之倡,郡守令亦皆捐俸共襄。合郡士民感甘雨和风之应候,亦皆共矢虔诚,集腋成裘,源源施助。于四月开工,八月告成,所有大殿、后殿及廊房,全行修整,焕然一新。故特将重修之年分勒石以记之。时嘉庆十年岁次乙丑季冬月。督闽浙使者长白玉德撰拜书。

宋代二塔,形类似天竺古塔,人称“阿育王塔”,塔下碑刻:宋绍兴十五年(1145)柳三娘捐建

大雄宝殿,又名紫云大殿,是开元寺主体建筑,面阔九间,进深六间,通高20米,建筑面积1338平方米,中悬横匾“桑莲法界”

大殿正面大厅供奉五尊通高6米、宽3.2、厚2.64米的金身五方佛,正中为唐玄宗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密宗最高神祗),其两旁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阀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五方佛两旁胁持菩萨、护法共10尊
这种飞天乐伎雕刻,为中国佛教寺院所罕见
大雄宝殿使用石柱多达86根,称为“百柱殿”。后廊檐间有一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

甘露戒坛,为古代佛教四众弟子受戒之说,是我国佛教寺庙中仅存的三处古坛之一(另为: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始建于北宋天禧三年(1019)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1666)重建的

戒坛前走廊

甘露戒坛,为古代佛教四众弟子受戒之说,是我国佛教寺庙中仅存的三处古坛之一(另为: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始建于北宋天禧三年(1019)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1666)重建的

戒坛前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