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2018-11-16 07:56:59)
标签:

广西博物馆

旅游

瓯骆遗粹

汉文越风

青铜奇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瓯骆遗粹——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的第三部分是“汉文越风”。自秦始皇兵略岭南后,中原文化传入提速,汉初南越国接受汉王朝册封,经营西瓯骆越地区,汉越亲和发展,至汉武帝灭南越国后,从此广西地区一直隶属于中央王朝管辖,文化融合进入快车道。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第三部分   汉文越风,陈列展品年代为秦汉时期(含三国),主要是两汉,包括“青铜奇珍”、“土火结晶”、“碧海丝路”3个单元

       第一单元   青铜奇珍   秦、西汉时期,大批中原汉人迁居岭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广西青铜文化在此带动下,逐渐进入鼎盛期,在器型及纹饰上兼具中原和本地特色并杂有楚、滇文化因素,尤以漆绘铜器和錾刻铜器在我国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孱陵”铭铜矛,秦,1974年平山钟山岭出土                “布七斤”铭环耳筒形铜钟,西汉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布七斤”錾刻铭文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二斗二升”铭越式铜鼎,西汉,1976年贵县罗泊湾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布、析、蕃”铭铜鼎,西汉,1976年贵县罗泊湾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布”铭勾连雷纹铜桶,西汉,1976年贵县罗泊湾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贵县罗泊湾一号墓模型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漆绘铜盆,西汉,1976年贵县罗泊湾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漆绘提梁铜筒,西汉,1976年贵县罗泊湾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羽纹铜风灯,西汉,1971年合浦县望牛岭出土,此灯分两段用套管紧密相连,可吸收烟尘,造型美观,设计精巧,是广西出土的西汉铜器中的上佳精品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扶桑树型铜灯,西汉,1976年贵县罗泊湾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环耳环形铜盖壶,西汉,1976年贵县罗泊湾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错红铜龙虎漆鞘铜削,西汉,1976年广西罗泊湾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彩绘勾连云纹铜壶,西汉,1976年贵县罗泊湾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蒜头形铜扁壶,西汉,1976年贵县罗泊湾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三足铜案,西汉,1976年贵县罗泊湾出土,此器用铜鼓改制而成,鼓胸部以下截除,面焊三蹄足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铺首衔环铜匜,西汉,1976年贵县罗泊湾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铜构件,西汉,贵县罗泊湾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二斗少半”铭越式铜鼎,西汉,1976年罗泊湾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大铜马和铜跪俑,西汉,1980年贵县风凌岭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铜牛,西汉,2003年合浦县风门岭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磨锄铜俑,西汉,2003年合浦县风门岭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提梁铜壶,西汉,2003年合浦县风门岭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铜扁壶,西汉,2003年合浦县风门岭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带链提梁铜壶,东汉,1955年贵县新村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双鱼纹铜洗,东汉,1972年梧州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黄龙元年”横列式神兽铜镜,三国,1964年贵县高中水利工地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铜甗,三国,2003年合浦县寻岭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铜鼎,三国,2003年合浦县岭脚村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铜壶,三国,2003年合浦县岭脚村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跪俑足铜盘,西汉,1971年合浦县望牛岭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悬山顶干栏式铜仓,西汉,1971年合浦县望牛岭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凸弦纹铜鐎壶,西汉,1971年合浦县望牛岭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铜跪坐俑、铜六博棋盘,西汉,1972年西林县普驮粮站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三兽铜镇,西汉,1971年合浦县望牛岭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鎏金铜面具,西汉,1969年西林县普驮粮站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鎏金山羊纹、绵羊纹铜牌饰,西汉,1972年西林县普驮粮站出土

       第二单元   土火结晶   陶器是土与火的结晶,两汉时期欧骆地区陶器制造无论器类、器型、纹饰都有了长足进步,还有许多用于陪葬的明器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刻花三羊钮陶盒,东汉,1955年贵县总仓库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曲尺式陶屋,东汉,1954年贵县东湖新村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方格纹陶釜,西汉,1954年梧州市富民坊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长方形五俑三眼红陶灶,东汉,1954年贵县新村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铺首双耳陶壶,西汉,1956年贵县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悬山顶刻划纹陶屋,东汉,1955年贵县火车站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水波纹四联六足陶罐,西汉,1974年平乐县银山岭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刻花歇山顶釉陶井、篦纹双耳釉陶匏壶、刻花镂空釉陶熏炉,东汉,1955年贵县火车站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刻花凤钮熊足陶樽,东汉,1954年贵县新村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陶卧羊,东汉,1954年梧州市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青瓷四耳罐,东汉,2003年合浦县岭脚村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青瓷钵,三国,2003年合浦县岭脚村出土


       第三单元   碧海丝路   据史书记载,合浦县自汉武帝设为郡县后,即成为汉王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考古发现印证了合浦当年的繁荣景象,也反映了汉朝对外贸易兴盛的局面,金穿珠、玛瑙、水晶等物,都似来自于丝路沿线的国家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蓝色为海上丝路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汉代出海大船的模型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蟠虺纹青玉璧,东汉,2001年合浦县九只岭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小金穿珠,西汉,1971年合浦县望牛岭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螺纹形玛瑙耳塞,西汉,1971年合浦县望牛岭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红玛瑙饰件,东汉,1956年贵县中学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玛瑙小动物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玉碗,东汉,2003年合浦县风门岭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扁圆形水晶穿珠,西汉,1975年合浦县出土

戊戌新春广西游(二十三)参观“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下)
结束语,基本可以看清,不赘

     “瓯骆遗粹”常设展,展示了广西史前文明到两汉、三国时期的各类文物共235件(套),其中一级文物56件,二级文物126件,主要是建国后考古发掘广西的各类文物,既显示了百越地区的地方特色,又表现了中华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帮助我较全面地了解广西的各方面历史,确实受益匪浅。只是拍的展品文物照片太多,我拍摄匆匆,也就只能差强人意了。
       广西博物馆还有其他的展示。。。。。。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