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秀峰是桂林靖江王府景区最美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景观,位于王城中轴线上,屹立于承运殿和寝宫之北,如一天然屏障护卫着王府。我们在跟随景区导游参观了靖江王府其他景点,结束讲解后开始自行登山游览。独秀峰海拔216米,相对高度66米,由于山体并不太大,登山之路有的路段还显十分陡峭,经306级台阶我们登上了山顶。
独秀峰由3.5亿年前浅海生物化学沉积的石灰岩组成,主要有3组几乎垂直的裂隙切割,从山顶直劈山脚,通过洪水及水流的反复作用,形成这孤峰傲立“南天一柱”的壮美景观。山峰突兀而起,形如刀削斧劈,拔地参天,众山拱卫,恰如帝王之尊,历代被尊为“桂林第一峰”。山上有玄武阁、文昌阁、财神殿、凌霄阁等,由于玄武阁是王室专用祭拜之处,因而使独秀峰也成为王室禁地,一般平民百姓根本无缘涉足。登上山顶,是鸟瞰桂林全景的最佳观景台,四周群山苍翠、漓江碧带环绕,城内建筑错落,街巷阡陌,高楼林立,一眼望去犹如是沙盘模型。东麓有读书岩,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西麓有太平岩,内有洞府面积达140平方米,供奉玄武大帝和六十甲子太岁神像,此为王爷修炼、祭拜重地。山体有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各种书体,一应俱全,更有太平岩内的“太岁”和“五福捧寿”摩岩石刻,遂有“世界文化奇观”之美誉。
独秀峰,峭拔峻秀,有南天一柱之誉
东西宽,山体扁圆,端庄雄伟
登山导览图
登山有此始
登山门“允升” 楹联:层阶连碧宇
景色醉诗魂
独秀峰海拔216米,相对高度66米,登306级石阶可至峰顶
南天门
南天门上西侧观景台眺望,四周群山怀抱
南望可见王城中轴线建筑:正阳门、承运门、承运殿、寝宫等
玄武阁前玄武台,露天供奉一罕见龟蛇合形玄武像
我国历代供奉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方四神
玄武阁
楹联:出三宫别六院修成玉体
入武当归正道练就真身
玄武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一座镇守龙脉的圣庙,玄武大帝为司命、长寿之神,历代靖江王尊为方圆千里诸法物之首,在此祈寿求福,列为王室禁地。徐霞客四次请求,想登独秀峰均遭王府拒绝,终成憾事。清代、民国也只有极少数政界名流、文坛泰斗有幸登临此处
财神殿(这个估计是今人新建的)

文昌阁(估计也非古迹)
宝善殿
供奉药师佛
凌霄阁,高6米,长宽各4.7米,位于独秀峰山顶
此阁原为空袭报警设施
凌霄阁旁有一观景台,桂林市区尽收眼底
登上山顶留个影
山顶北视叠彩山
东眺
西视象鼻山
经朝天门下山
太平岩,明嘉靖年间靖江王朱邦苧在独秀峰西麓的天然洞穴中发现“太平通宝”铜钱一枚,以为祥瑞之兆,遂命名为“太平岩”。洞中供奉玄武大帝及六十甲子神像,为靖江王拜仙修炼之处
吕洞宾的“全家福(符)”
刘伯温的“风水福(符)”
郭司经的“最(醉)有福”(郭司经醉酒后用三支笔所写)
朱佐敬(靖江王五世)的“万全福”
乾隆帝的“天子福”
刘伯温的“天下第一寿”
怀素和尚的“无量寿”,此五福双寿集聚刻在独秀峰太平岩中,成就“五福捧寿”的大观
辛卯太岁石刻神像,太平岩洞内有六十甲子保护神像摩崖石刻,为国内唯一
颜延之坐像,独秀峰东麓有读书岩,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颜延之任始安郡(今桂林)太守时,常在岩洞内读书写诗,“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这是历代文人中他最早描写此山的诗句,独秀峰因此得名
独秀峰有许多摩崖石刻(据介绍有136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梯
南天一柱,清巡抚黄国材题
福,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紫袍金带,清道光巡抚张祥河书
峨郛邑间
仰之弥高
慈禧赐“寿”,慈禧60大寿广西巡抚送非寻常之礼,慈禧甚喜当场手书“寿”字赐予巡抚,巡抚遂命人刻于岩壁,寿字上方为慈禧印章
隶书诗刻
卓然独立天地
独秀峰前凭栏杆,知否日机下铁蛋,一城木屋尽灰烬,漓江烟雨犹呜咽(抗战记录)
螺磴穿云

烟景纵观开眼界 峰峦直至近云天
“桂林山水甲天下”诗句出自南宋庆元、嘉泰年间任广西提点刑狱并代理静江(今桂林)知府的王正功《劝驾》诗,刻在独秀峰东麓,门生乡贡进士张□
立石
仰止亭,也在东麓,楹联:小筑正宜邀月到
古人不见仰山高
亭额、楹联均为谭延闿书,亭侧有“中山长在”碑,廖承志书
游靖江王府景区,虽然王府早已付之一炬,但这里自古以来被奉为桂林的风水宝地,更是整个桂林的发祥地。自唐代在此建子城后,曾经是宋代赵构、元代顺帝二位潜龙的府邸,明代建立藩王府后住过12代14位藩王,孙中山也曾在此建过北伐大本营,曾经的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也曾驻节于此,清代做过贡院、解放后成为大学校园,今天我们迈步其间,确能感受到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我们游览差不过用了3个小时,直到12:45才离开景区。步行到依仁路步行街“阿甘”酒家用餐,接着游览象鼻山公园。。。。。。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