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2017-03-17 07:56:45)
标签:

旅游

时思寺

梅氏宗祠

柳杉王

大漈乡


 
         云中大漈景区有两个收费景区,其中之一就是时思寺,由柳杉王、梅氏宗祠和时思寺等景点组成。古树、古祠、古寺交相辉映,可算是藏在深山的瑰宝。
       进入景区首先见到的是一株1500年树龄的“柳杉王”,位于时思寺门前东侧,胸径4.47米,胸围13.4米,树原高50多米,其主杆被雷击截断,削去大半截,现高28米,树干已空心,树洞内可容30余人,主杆苍老雄劲。2001年秋,经浙江省林业局专家考证,确认此树树龄已超过1500年,是目前世界上存活着的最大、最古老的柳树,从而命名为“柳杉王”。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柳杉王,现高28米,胸径4.47米,树龄1500年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柳杉王,树心已空,主杆苍老雄劲,依然枝叶繁茂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柳杉王,当年有人想砍了卖钱,有两位梅氏长者把自己绑在树上,说要砍就先砍我(事迹在祠堂有介绍),从而保住了这千年古树

        梅氏宗祠是时思寺的扩展部分,紧靠着时思寺,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旧时宗法社会梅氏家族举行祭祀活动和商议族内大事的场所,主要由祠门、迎宾堂、序伦堂、厢房、祭坛和报本堂六部分组成。整个建筑沿着一条中轴线,有两重大门一堂比一堂高,一堂比一堂宽,结构精巧,气势宏伟。
       序伦堂和报本堂建筑设计采用明朝建筑中典型的减柱法,即用粗大的横梁把均衡承重改为周边承重,使大厅格外宽敞,横梁长13米,圆周长2米多,为全国同类祠堂古建筑之最。这里曾沿用500多年,解放后改作仓库,损坏严重,2013年政府拨款重修房屋,2015年梅氏后人捐款恢复祠堂祭祖。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梅氏宗祠大门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梅氏宗祠简介和宗族概况,中间是梅氏后人数百名捐款者的名录和捐款数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迎客堂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迎客堂,正中三间为厅,两边各一间耳房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梅氏家族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有七人,两侧木墙上是十二个烈士、战斗英雄和当代功臣的事迹介绍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明代建筑,梁柱斗拱木结构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正面屏风上是梅氏祖训,楹联: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  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屏风背面,“金榜题名”,宋明清梅氏有进士9人,举人、贡生30多人,
楹联:积德百年元气厚  读书三代雅人多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序伦堂,梅氏宗族议事厅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序伦堂内两侧墙上是介绍历代先祖事迹的画,堂中矗立一对名为“龙腾”的古柏树雕,取材于梅氏祖墓枯死的500多年的龙杉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一对古柏树雕,高6.59米,胸径分别为1.19米和0.95米,如一对夫妇,守候厅堂,又似九条巨龙紧紧盘绕的“龙腾”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序伦堂内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根雕取材于村口已毁的千年柳杉之根,经精雕细琢形成如旭日东升光芒四射状,陈列祠堂,永志纪念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每进升高,寓意步步高升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最后一进的两侧厢房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最后一进报本堂是个四合院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报本堂,原有1000多位先祖的牌位,俱已无存,现为2015年重塑始祖塑像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梅氏祖先为商汤诸侯,以封地为姓,已有3000多年,大漈梅氏奉因公于北宋庆历八年(1045)从汝南郡迁来,被奉为始祖公,以后子孙繁衔至今已有54代,族谱有记载的达8000多人,旁侧还有二至五世祖塑像。


         紧挨梅氏宗祠的东侧就是时思寺,时思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据称是江南仅存的宋代建筑,现存有山门、马仙宫、心经钟楼、大雄宝殿和三清殿等宋明清的建筑,占地约2000平方米。大雄宝殿为宋代古建,四进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其他建筑也均为木结构,木梁木柱构成房屋的主要框架,庭院深深,四周有高大的院墙庇护。
        深山中有一座这样的古刹,是因南宋进士梅元屓6岁时祖父去世,父亲应他的要求在祖父墓旁建一墓庐,守孝三年,日夜坚守祖墓。宋高宗闻报,深受感动,于绍兴十年旌表他为“孝童”,并赐名墓庐为“时思院”,梅氏奉旨扩建墓庐而成。明诚意伯刘基曾提额“时思道场”,时思院一时声名远播。宣德元年(1426)改为时思寺,清代曾有两次整修。1949年后这里改作小学,1985年国家重修,恢复时思寺,2001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梅元屓,六岁“孝童”,20岁中甲,仕至两浙转运使,时思寺就是因他守墓受褒奖而建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时思寺,两株千年刺柏守护寺门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照壁式旁开山门,是一种古老罕见的山门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这两棵南宋建寺时就栽下的刺柏,在悠长岁月中不断地侧转扭曲,不是向天空刺去,而是坚韧地把手握在一起,一站一卧,相扶相持,实在是很有灵性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高大的院墙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时思寺第二重山门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马仙宫,清代建筑原供奉当地信仰的孝仙马夫人(大均有浮翠阁),这里还有抢猪节的民俗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大雄宝殿,五间四进重檐、歇山顶,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据介绍这是江南地区唯一幸存的南宋建筑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大雄宝殿,现殿内是空的,整个木结构,没用一枚钉,全靠卯榫、斗拱连接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顶部结构,典型的宋代营造手法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三清殿,明代建筑,基本完好,尚未恢复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心经钟楼,建于明代,木质结构,三层三楼歇山顶楼阁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底楼,四根粗壮的大柱,支撑整幢大楼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二楼,每层面积约30多平方米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三楼,原悬挂铸有佛教《心经》全文的铜钟,重达800斤,钟声可传30余里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斗拱七辅作象鼻昂,结构精巧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顶部还有彩绘游龙戏凤图案,圆洞上方有根梁,就是原来挂钟用的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局部木雕装饰

丁酉新春畲乡游(六)时思寺
在心经钟楼上看寺内

 

       时思寺从南宋奉旨建成“时思院”,后经历代增建、整修,形成宋明清三代的山门、马仙宫、心经钟楼、大雄宝殿、三清殿、梅氏宗祠等古建筑群,在当年交通不便的深山中能建成,并较完好的保存下来殊为不易。它不仅古老,据当地人介绍,这些建筑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自然现象,各处房梁上没有一丝灰尘,没有蛛网,鸟不作巢,我注意看了,真是这样!不由得啧啧称奇!

      接着我们将上山观赏“雪花漈”。。。。。。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