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2017-03-05 08:40:31)
标签:

旅游

大均镇龙街

清代古宅

浮伞祠

浮傘渡


        大均古街名“镇龙街”,是畲乡之窗的文化底蕴所在,也是畲族风俗的集中展示区域。古街长260米,宽3.5米。铺设精巧的石板老街、质朴自然的卵石泥墙、工艺考究的砖雕门楼、旧式门窗的临街铺面,曲折相通的幽深小巷······展示着大均古老的耕读文化。 我们在大街上慢慢观赏时,天上洒下了几滴小雨,石板街面有点湿润显得更加古朴,两旁的房屋基本上是原汁原味的古老建筑,有住户,有商店,大部分是二层小楼,即使是古建筑也不张扬,蕴含着“耕读传家”的理念。
        我们经过李氏宗祠,这是为褒扬一门三进士而建,明天顺八年(1464)大均举人李琮考中进士,后官至南京吏部主事,其弟李璋和李璋之子先后俱中进士,景宁县奉旨为三人建三座牌坊,李氏宗祠正门并开三门,一大二小,悬“父子方伯”、“兄弟进士”匾,可惜现在仅存门墙,其它均已无存。街中段的晚清李光元老宅,其精美的砖雕门楼和楼房各处的雕饰,令人赞叹不已。抗战时期,浙江省政府内迁,省教育厅、财政厅分驻景宁和大均,省厅要员、名流雅客纷至沓来,为景宁、大均留下许多文雅的故事。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大均古街牌坊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东口右侧是畲族民俗陈列馆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畲族民居——土楼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畲族工艺品出售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前店后坊,楼上住宅的典型格局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镇龙街——大均村古街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大均老街的石头路中间片石砌成人字形,两边是大石,再外面是小卵石,就地取材,有点特色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人民大会堂——大均礼堂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便民商店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这几家土菜馆门面翻新了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畲乡红酒楼,还是畲族建筑风格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商店大都春节休假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老街右侧的小巷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一人多高的卵石墙,厚重、古朴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南屏挹秀,砖雕门楼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李氏宗祠,明代建筑,后改建为小学,现仅存门墙。墙上三门是明代为褒扬一门三进士奉旨而开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清光绪年间大均首富李光元之宅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门框石础左为松、鹿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右侧门础是松鹤?不太明白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北极彤云”精美的砖雕门楼,寓意吉星高照,门楼用平雕、浮雕、镂雕等技法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砖雕门楼上雕有“福禄寿喜”的图案和字样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楼房梁枋、门窗、穿木、牛角等处处刻镂精细,蕴意深刻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楼房五开间有两侧厢房,主要是木结构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雕刻精美,花鸟人物,栩栩如生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人物故事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喜鹊葡萄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这幢古宅现在还住着李家的后人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砖雕门楼内侧书“竹苞松茂”,寓意家族兴旺

        观赏畲族婚俗礼仪,也是了解畲族文化的一个内容,我们先经过新娘家,门口有一顶大红的喜轿,据说表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新娘坐轿,还有一种是新娘随迎亲的新郎,在新娘父亲的护送下,走到新郎家,我们正好遇上了!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新娘家门口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畲族婚礼表演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新郎迎新娘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新郎在过关,父亲送女儿出嫁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举行婚礼(有不少讲究,我没法挤进大厅,此片选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新郎家门口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新郎家(婚礼表演地,这是我后来回来再拍的)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举行婚礼的大厅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镇龙街西口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浮伞祠,建于明嘉靖年间(1512-1566),清代、民国曾四度修缮,供奉地方神祗马夫人,位于古街西口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大殿重檐歇山顶,翼角起翘、雕梁画栋,两侧墙上有马夫人事迹的壁画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上方匾额“孝德格天”,据唐代曾任缙云县令李阳冰所撰碑文记载,马夫人是初唐时景宁鸬鹚村的贫苦织妇,一次从景宁取羹奉养婆婆,途径大均时洪水滔滔无法渡过,她就用所带之伞,放在江面上,以伞代舟而渡,被后人奉为“孝仙”,后被敕封为“护国夫人”,作为地方神衹,马夫人信仰在浙西南、闽北地区流传很广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镇龙桥,一座100多米的公路桥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浮伞亭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浮伞渡口,此处自古以来就是水陆交通枢纽,因马夫人在此以伞代舟而渡,得名“浮伞渡”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对岸演艺中心(畲族歌舞“千年畲山”表演的地方,据介绍运用了现代高科技手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可能春节期间没演出)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从镇龙桥再经过廊桥,可以到达对岸演艺中心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浮伞渡旁危崖凌空,石壁上有一个两寸深的足迹,被认为是马天仙留下的“仙足迹”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龙岗叠翠

丁酉新春畲乡游(二)大均古街
碧水青山

 
       大均古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畲族风情浓郁,堪称“畲乡之窗”。当然畲族本身没有文字,又长期与汉族杂居,其实有许多方面已经同化了,保留的主要是服饰和风俗了。
       我们在大均游览了2个多小时,然后回到景宁县城。。。。。。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