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8748394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九)南岳衡山一日游(下)
(2016-07-02 08:38:53)
标签:
湖南游
衡山
祝融峰
望乡台
老圣殿
过了禹王城很快就要到祝融峰顶了。祝融峰是南岳72峰之主峰,也是最高峰,海拔1300.2米,高耸云霄,雄峙南天。传说祝融是上古轩辕黄帝的大臣,因为善于取火、用火、保存火种,而被任命为管火的火正官,因为他熟悉南方的情况,黄帝又封他为司徒,主管南方事物,教化人们管火、用火。他住在衡山,死后又葬在衡山,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将衡山最高峰命名为祝融峰。在古汉语中,“祝”是持久,“融”是光明,其意思就是让他永远光明。
南岳有四绝,即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和水帘洞之奇。祝融峰之高被誉为四绝之首。祝融峰西北峭壁如削,东南逶迤似带,唐代大文豪韩愈有诗赞曰“万丈祝融拔地起,欲见不见青烟里”。山巅常年云海茫茫,四望无际;晴朗之日,极目峰峦起伏,其势如飞;明月之夜,远眺洞庭渔火,星火闪烁;日出壮观,晚霞灿烂;春和景明,燕语莺啼,秋月寒江,雪似飞花,真是四季风光无限!
朝圣古道,始建于唐代末年,清曾国藩曾出资整修,此道通会仙桥、五岳观,全长约1300米
祝融峰标志
天上飘来祥云
山崖上的松树,我也称她为迎客松
望乡台,山顶上的一块平台
望乡台,介绍:相传大禹治水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南岳得金简玉书,获治水方略,喜庆之余,在此遥望家乡,思念亲人而得名
望乡台上有南岳衡山的标志
震萃风云,石屋,游客休息亭,风雨来袭时特别有用
祝融峰巅,烧香只允许在外面铁炉中
有此一说“不到祝融峰,等于没到南岳”,所以游人众多
老圣帝殿山门,山门为四柱三楼式石牌坊式建筑,门两侧对联:寅宾出日
峻极于天,句子集自《诗经》
祝融在宋代又被尊为“南岳司天昭圣帝”
祝融殿是建在祝融峰绝顶一块巨大岩石上的一座宫殿。此处据史料记载隋代就有建筑,但由于在高寒绝顶之处,风雨霜雪侵袭,庙累修累坏。清乾隆十六年
(1574)奉旨重建,用石墙铁瓦,铁瓦长2尺,宽1尺,重30多斤(现在的铁瓦大部分是清代的,还有数十块是宋代遗存),以后又有多次整修,现在的是1982年重新翻建的,总建筑面积527平方米。
进入山门是个天井,估计5、60平方米,祝融殿又叫老圣殿、老圣帝殿,位于第二进
威镇十方,老圣殿横匾
正中供奉南岳司天昭圣帝,祝融
两边是六部尚书
后殿正中是观音菩萨
财神菩萨
南岳慧思祖师
恩泽福霖,金匾
走廊一侧墙上有浮雕,介绍慧思禅师的事迹
相传慧思与祝融神十分相契,成为南岳佛教的开创祖师,所以在祝融殿中也供奉慧思禅师
这口钟是清代遗存
望月台,面积不到5平方米,看起来危石累卵,风光无限
换个角度看望月台
摩崖石刻:接天,这里的石刻年代久远,无从考证是何时何人所刻了
仰止处
碧广庄严
天外幽赏
山不厌高
峻极,还有不少字迹模糊辨不清我也不发了
南岳绝顶留个影
衡山主要是花岗岩
在衡山绝顶看四周,远处经常是云雾缭绕,年初四那天是大晴天,但是远眺仍是轻烟笼罩
近观脚下山峦叠翠
峰顶峭壁峻峭
我们有人先排队(在我们上祝融峰时)了近两个小时,我们下来后又排了近一个小时
虽然人很多,幸好有人维持秩序,还算井然有序
衡山也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见证,当年在衡山共同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
在乘车处回看祝融峰
下山很多路段是这种180度的急弯
到山下已经是6:30了,晚霞映照着衡山
衡山这次没玩好,原计划要到的南岳大庙也没去成,还有许多名胜也来不及去了。虽然安排一天,平时应该也差不多了,可惜我们这次仅排队乘车就用了四个多小时,实在没想到,前几年我们也是春节游泰山人虽然也挺多,但排队乘车和乘缆车都不到半个小时,年初四还不是烧香日,游客会这样多!看来有机会我一定要再来的!
从衡山到株洲路上遇到几个堵车点,车开不快,120公里居然用了近2个小时,8:20才到达株洲入住的宾馆。。。。。。待续。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八)南岳衡山一日游(中)
后一篇:
湖北自驾游(一)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