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2016-06-14 08:16:32)
标签:

湖南游

黔阳古城

芙蓉楼

清代碑刻

文庙文物


     
       我们到黔阳重点是要看看芙蓉楼,这是一个收费景点,如果要进入门票就是70元(也有免费导游,也可再去游其他收费景点),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买票是很好的安排。
      古龙标芙蓉楼,坐落在沅、舞水汇流之处的黔阳古城,为古典园林建筑,古建筑面积1137平方米,北廓临江,依林踞阜。筑叠巧思、错落有致,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地,然而它既无皇家园林之气势,更无苏州园林之精致,而因为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使芙蓉楼名扬天下,还引起到底是在镇江还是在黔阳之争。
      随着战乱和朝代的更替,唐代的芙蓉楼早已无存,现在的芙蓉楼是清代逐渐修复的。乾隆四年(1775)知县叶楚麟建“芙蓉亭”以为纪念。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曾钰择西城外香炉岩辟地为园,建芙蓉楼、芙蓉池、半月亭、耸翠楼、三角亭、玉壶亭、送客亭和碑廊,总占地面积10250平方米。1956年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又多次整修,近年在西园又修建一根雕陈列室,并陈列了不少黔阳文庙的文物。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景区大门,楹联:地以人传千载芙蓉今尚在   我生公后一江寒雨客归来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先进入西园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草木扶苏,亭廊围绕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沅江木纹石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黔阳文庙移建的厅房(包括石雕、石像、铁钟等)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青石雕云龙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至圣遗像,该石刻画像为世界公认的孔子标准像,碑高2.2米,宽1.2米,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所刻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孔氏世系表碑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万世师表”,中间是孔子标准像(拓印件)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原文庙古碑拓印件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原文庙铁钟鋳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号称江南第一大铁钟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厅内还陈列了“三绝树根雕”,为一尊千年樟树根雕琢而成,最大直径1.98米,高1.54米,由湖南省著名雕刻艺术家傅振源历时数年雕刻而成,雕有30多个民间传说与历史典故,100多个传奇人物和150多个精怪禽兽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三绝树根雕”,因其形体巨大,举世罕见;人物景色,细腻精美;根雕技艺,精湛超群而得名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望江亭连着碑廊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古龙标山》碑,清乾隆庚子年刻,背面有画和题跋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南面的碑廊是历代修建芙蓉楼的记载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北面碑廊主要是清代前石刻,园内共有200余方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麻姑山仙坛记》碑,唐颜真卿真迹,此碑刻于清咸丰四年,保存完好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西山书院》碑,北宋米芾真迹,此碑刻于清咸丰三年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北宋黄庭坚的真迹(清刻)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墨庄》碑,南宋岳飞所书,清嘉庆丙子年刻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赵孟頫真迹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清道光已亥年(1839),重修芙蓉楼落成怀古,龙光甸诗刻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香雪阁篆书》碑,清陈梅仙所书,时著名女书法家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王继贤对联》碑:“妙书鸿戏秋江水   佳句风行晓苑花”,王继贤清中期著名书法家,曾奉旨为高丽使臣书写“继美凌烟”四字,皇帝赏银4000两,被誉为“一字千金”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芙蓉楼为园中主体建筑,纯木结构,青瓦屋面,重檐歇山顶,二层有明轩可供远眺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二楼中央悬有金黄色隶书字匾“芙蓉楼”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屋脊、飞檐翘角泥塑彩雕十分精细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一楼正堂有王昌龄画像,门前对联:天地大离亭千古浮生都是客   芙蓉空艳色百季人事尽如花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导游介绍说王昌龄画像中的眼睛会随着你的步伐而移动,我试了一下,确实挺神奇的!
楹联:龙标古名城千秋芙蓉在   贤宦留胜迹万世仰儒风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二楼中央有古熏香炉,当年王昌龄在此留下《芙蓉楼送辛渐》不朽诗篇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在二楼明轩近观远眺,清清的舞水河静静地流淌,远处山峦起伏、果园村庄一览无遗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楼后有芙蓉池,中蹲怪石,石上植有橘柚和石榴,池中有水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半月亭,位于芙蓉池边,似一弯新月故名,对联:鱼游水底寻明月   树插石缝遮青天,熊希龄题写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豹皮黄药楠,园中的500余年树龄的古木,人们纷纷在树上留下祝福的留言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耸翠楼,重建于清道光十三年,相传是当年王昌龄饮酒赋诗待客之处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一楼正中是清道光辛丑状元龙启瑞所写“一片冰心在玉壶”篆刻石雕拓印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耸翠楼后视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三角亭,相传为王昌龄吟诗步月休憩观景之处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亭中嵌有《芙蓉楼记》碑刻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修竹后面乃玉壶亭,亭中有龙启瑞所书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石刻原件,我没上去,只是在下面拍了一张照,漏掉看原件了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龙标胜迹门,建于清中期,砖石结构,门楣正中为王昌龄送客图,乃清状元龙启瑞的祖母、著名女画家黎采苹所画,著名泥塑家肖登瀛所塑,故人称“三绝图”。两侧是春夏秋冬四季图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送客码头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送客亭,楹联:名花妙笔题诗句   寒雨曾经送客舟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舞水茫茫,通川黔、下洞庭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芙蓉楼景区江边

 

丙申春节湖南游(十三)黔阳芙蓉楼
王昌龄石像,位于东门城楼上,在此烧香的人还不少

 

       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仕途却坎坷,唐天宝七年(747年)他由江宁丞,被贬到龙标任县尉(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县政法委书记吧),在任8年,他为政以宽,政善民安,深为当地百姓所称颂。他在此也留下了许多诗篇,清代龙启瑞就整理了王昌龄在龙标(后称黔阳)所做的诗达21篇。可惜755年他避安史之乱,反被无辜杀害,然而芙蓉楼就成了他的丰碑。

       离开芙蓉楼后我们在古城用了中餐(实际已近3点了),然后一路逛回游客中心停车场,前往通道县城。。。。。。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