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民夫子
民夫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8,089
  • 关注人气:6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2016-03-18 08:38:05)
标签:

花山

摩崖石刻

莲子峰

贺九岭

旅游


           上周日(3月13日)走遍苏州微信群,开展天池花山寻访探古活动,上午我们主要在天池山活动,午后我们先登上莲花峰,然后在花山探寻,先后到了观音洞、支公洞、翠岩遗址、花山鸟道、元代大佛等地,然后再上莲子峰,到贺九岭,寻访李根源的几方题字石刻,全程用了6个半小时,活动开展十分圆满。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我们从登山道直上莲花峰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御览亭小憩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莲花奇峰(远观)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莲花峰,近观危如累卵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天池山巓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乾隆诗《华山作》,刻在明代石刻“云屏”之上,是谁、何时刻的,无记载从而成谜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五十三参”,又名“云梯石”、“上天梯”,45度的巨石,有53个台阶,取佛经“五十三参,参参见佛”之意,故名五十三参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慧光普照,一说为慈光普照,无落款,五十三参旁石壁上的摩崖石刻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凿险通幽,应为明清时人王虬吟所题,五十三参旁石刻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莲峰在望,“望”字在左下,大部被石墙遮住,只有大半个“月”字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观音洞前石刻“佛”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观音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在观音洞附近有十多方摩崖石刻,内容大体与观音洞、莲花峰有关,均无落款,一般认为是明代赵宧光等文人留下的,以下选载部分: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普陀岩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青莲符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普门石梁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莲花洞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阳刻,穿云栈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神能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洞天,花山最大的阳刻,每字都有一米见方大(此为在洞中拍摄)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福地,在洞天附近,阴刻,字也小得多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寿星石,颇像老寿星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10多平米的石刻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由当代书法家佛涛所书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支公洞前“讲经台”,系佛涛题写、新刻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支公洞前石刻:(陈)公洞  正德己巳 (1509年)  五丈峰  巨瞻,悠哉游哉介绍说,估计当年刻石为“陈公洞”因东晋高僧支遁是陈留人,他在此修禅,故称为陈公洞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支公洞洞内两侧石壁上还有明代石刻,字迹大体还能辨认(没照全),有“正德戊辰”纪年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支公洞洞口很小,要弯腰进入,里面估计有10平方米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翠岩寺前的怡泉,相传是东晋高僧支遁所开凿,距今1700多年了,怡泉两字是王羲之所题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翠岩遗址,原名华山寺,始建于宋代,清康熙赐名“翠岩寺”,庙宇轩昂,显盛一时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翠岩寺曾有铁佛、铜钟、石门槛,被称为“花山三绝”,现仅剩石门槛了,门臼是整块石头上凿出来的,与门槛是一个整体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新修复的山门殿,“华山翠岩寺”是民国李根源题写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中孚亭,位于华山翠岩寺山门外右侧,2015年新建,亭内是中孚普同塔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中孚普同塔,是明代翠岩寺高僧中孚和尚的灵塔,俗姓张,名道翔,在花山修行30多年,殁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经修复后,高2.02米,花岗岩造,四方形,须弥座束腰上刻三个菱形环套图案,上下枭饰仰伏莲,前和左右三面雕刻坐相如来,背后刻“本山和尚中孚翔公普同塔”并有“万历廿六年四月”纪年铭刻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透关者经过,与佛学有关的石刻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铁壁关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踞虎关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出尘关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水石佳处    正德庚午六月,偶搜去土得此真景,因自谓水石山人以识喜,遂勒纪之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百步潺湲,仙(反写)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凌风栈,位于花山鸟道石刻前石壁上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花山鸟道,明代赵宧光所题刻,篆体反书,刻字在前人的石刻上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落帽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坠宿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隔凡,凡字一点写在外面,意为超凡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百亿须弥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山种,相传为王羲之所题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向上大接引佛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礼佛坪、礼佛亭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花山大接引阁(新建)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元代大佛阿弥陀佛,高达8米,由整块岩石雕刻而成,文革中被毁成四块,现已修复
 
       天池花山的摩崖石刻是前人留下的文化瑰宝,总数有300余处,许多名人的手迹掩映在翠林丛中的山岩上,悠哉游哉带着大家找了不少,我也拍了不少,限于篇幅我就不一一发照片了,还有“撞山”、“倒梯”、“三转坡”、“舒息坡”、“邀月台”、“渴龟”、“蛙跳”、“卧狮”、“龙颔”、“吞石”、“子母石”、“人面石”、“菩萨面”、“且坐坐”、“古人居”、“仙人座”、“盘陀”、“石床”、“入法界”、“洗心泉”、“地雷泉”·······感兴趣的亲们可以再去继续寻访。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莲子峰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这一面能见到“莲子峰”三字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莲子峰,篆体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贺九岭对面山坡上有两块巨石,如打开的书(十分难找,在杂树丛中)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左边一块石上刻有“洞天石扉”民国二十年十月道人蔡雍属李根源书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贺九岭道观内,天马徕  民国二十年十月偕李根源 王骞 丁南洲 自阳山来游 道人蔡雍属题张一麐并记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志载吴王登此 贺重九 故以名岭云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腾冲李根源游山宿此  住持道人蔡雍属书摩岩   民国十八年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高真别宇  毛沼美题,另有一似虎似狗的石兽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鲤乘  蔡雍题(位于贺九岭对面山坡上)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拱辰台  李根源书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贺九岭西石关,基础以上为青石所砌,跨径2.8米,长4.6米,高3.3米,由46块青石券板筑成。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石关地处苏州到枫桥西部去的一条交通要道上,据说两关是为了镇住贺九岭西鳝山之黄鳝精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贺九岭之东石关,基础以上为花岗岩垒砌,跨径2.6米,长4.1米,高3.35米,由43块花岗石券板筑成,石板上已不见文字,但其构建与西关相似,有一说法,东西是阴阳两关,因此建成应该同为明代隆庆年间

再探天池、花山---记走遍苏州群一次活动(下)
部分参加活动人员的签名(还有部分后来签名的,我没拍到)
 
      一天的活动,内容丰富,收益多多,谢谢悠哉游哉的精心安排,谢谢各位群友的关爱!期待以后常常有这样的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