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2015-12-01 08:29:30)
标签:

甘肃青海游

甘肃省博物馆

佛教艺术展

丝绸之路文明展

中西交流


         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我们来到甘肃省博物馆的《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馆,继续参观。甘肃是我国通向西方的门户,也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交汇之地,驼铃阵阵,羌笛悠扬,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甘肃留下无数璀璨瑰丽的历史艺术珍品,呈现出了古代文明的辉煌。这里集中展示了420余件甘肃出土的反映丝绸之路的精美文物,其中有多件是绝世珍品,展现了中国历史上极为辉煌的一页。
        5000多年前,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农业文明已经形成,而北方的草原文化也日渐强盛,甘肃就成为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西汉开拓了丝绸之路,将长安和罗马通过驿站、商贩连接在一起。直至魏晋丝绸之路畅通无阻。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丝绸之路空前昌盛,甘肃作为交流纽带和商贸中转站的作用尤其突出,佛教艺术也经甘肃逐渐传播至全国。唐代以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陆上的丝绸之路继续发展,宋、金、西夏、吐蕃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保持着密切联系,蒙元帝国横跨亚欧大陆,为东西方交流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使甘肃凸显出多元文化景观。通过一件件文物,我们可以领略到通过丝绸之路,把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罗马文明连接在一起,这是一条真正开放、友好文明之路。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前言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传到西方的奇珍异物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通过丝绸之路从西方传到中国的奇珍异物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前奏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四羊首青铜权杖头,四坝文化(约公元前1900--1400年)玉门市火烧沟出土,这种权杖是当时西域国家掌权者的象征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金鼻环,四坝文化(约公元前1900--1400年)民乐县东灰山出土,此物也是西域人的身份象征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蚕纹双联陶罐,齐家文化(约公元前2100--1700年)临洮冯家坪姜成禄捐赠,蚕纹与甲骨文“蚕”字相似,说明在三、四千年以前河陇地区先民已经开始养蚕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玉凿、玉琮、玉环(约公元前2100--1700年)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西周青铜器,周、秦先祖,不断把中原文化向西推进,甘肃出土的周秦青铜器成为多元文化的见证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卣、盉,西周青铜器,形状、用途都带有游牧民族的特色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铜鼎,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灵台县白草坡出土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青铜鎏金虎噬羊形底座,春秋(公元前770-476年)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环带纹铜鼎,春秋(公元前770-476年)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秦公铜鼎,春秋(公元前770-476年),礼县大堡子山出土,器壁内腹有两行六字刻铭:“秦公作铸用鼎”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团花纹敦,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平凉庙庄出土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铜甗,战国(公元前445-221年)灵台白草坡出土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青铜编钟,春秋(公元前770-476年)礼县圆顶山秦墓出土,全套9枚,为合瓦式,钟体稍宽,方钮较短,全套悬陈,编列严整,显示了赢秦音乐艺术的深厚底蕴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对鸟纹金饰片、虎噬羊金饰片、盘龙纹金饰片,战国(445-221年)清水县刘坪出土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青铜大角鹿,战国,张掖市龙渠乡出土,是游牧民族喜爱的装饰品,其形态与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出土的十分相似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了丝绸之路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西汉与西域国家来往的文书(木简)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铜车马仪仗队,东汉(公元25-220年)武威雷台汉墓出土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铜奔马,东汉,武威雷台出土,造型矫健精美,集各种宝马优点于一身,成为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现在被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鎏金花叶铜棺饰,东汉,甘谷县出土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西域各国均有发现中国古代丝织品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丝绸价格很贵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刺绣,魏晋(公元220-420年)高台县骆驼城出土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悬泉墨书纸,西晋(265-318年)                                          石砚,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画砖,西晋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铜连枝灯,东汉,武威雷台出土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绿釉陶楼院,东汉,武威雷台出土,高105厘米,长67.7厘米,宽54.4厘米,陶质施绿釉,由可拆卸的23个部件组装而成,是东汉后期世家庄园的浓缩写照,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唐三彩胡人牵马俑,唐代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麦积山石窟,佛祖造像,唐(618-907年)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金棺,唐(618-907年),泾川县大云寺出土,高6厘米,
长7.5厘米,宽6厘米,棺盖及棺身用金片、珍珠、绿松石镶嵌成大莲花,周围饰以金片组成的小莲花,莲蒂莲叶均对称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竖箜篌,又名胡箜篌,源于美索不达米亚,东汉时经西域传入中原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西夏文活字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西夏(1032-1227年),武威张义堡出土,活字印刷术传往西域各国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阿拉伯文铜香炉,明正德五年(1510年),征集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宋元是中国瓷器的高峰时期,宋代八大名窑产品在西域各国均有发现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早在两千多年前,佛教僧侣艰辛跋涉,把佛教思想洒播在丝绸之路上,雄伟的塔寺、庄严的佛像、绚丽多彩的壁画等精美的佛教艺术品,象一颗颗珍珠点缀在丝绸之路上,成为全人类不朽的文化遗产,得地利之便,佛教遗珍成为甘肃省博物馆的馆藏特色之一,《庄严妙相——佛教艺术展》让我们从艺术的角度了解佛教,了解甘肃。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展馆入口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佛教造像艺术产生于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二世纪间的印度北部,东汉晚期中国还是造像的原始阶段,十六国时期进入初创阶段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一佛二菩萨像,麦积山石窟(复制)北魏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佛冠,唐代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石造像塔,北魏,庄浪县出土,塔身由五块呈梯形的方石雕叠垒而成,四面雕刻,以佛教故事为主。原为楼阁式,现塔顶、塔基均失,是国内少见的北朝造像塔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一佛二菩萨坐像、一佛二菩萨立像和铜佛立像,北魏(有反光)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观音菩萨立像、鎏金带坐铜观音立像、鎏金铜菩萨立像,隋代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菩萨头像,莫高窟,唐代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彩釉塔,唐代                           彩绘宝相花纹灰陶皈依罐,唐代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水月观音坐像,宋代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绿釉陶塔,金                                                                      彩绘菩萨坐像墓砖,宋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琉璃塔,元                              绿釉舍利陶塔,元                    降魔尊,元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永乐鎏金铜无量寿佛像,明代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明代的藏系金铜佛像,以西藏造像为蓝本,融入汉地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极富人体之美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清代造像更加精益求精,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水准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唐卡、藏传头像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暑期甘肃青海游(三)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中)
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写经
   
      佛教艺术同样可以陶冶性情,激发人们向往真善美,她是民族融合的产物,珍贵的展品很多,这里仅是极少的一部分,也足以令人瞩目了。
      还有精彩的展览,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