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江苏师院附中,现在是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最早是1906年创办的《振华女子两等小学》、《振华女子中学》。五、六十年代是由徐天放校长领导,文革前作为全省名列前五位的重点中学,是全国真正开展初、高中教学实验并取得成效的少数学校之一。62年以后高考录取率连续3年雄踞全市第一,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徐天放,江苏涟水人,生于1915年6月15日,今年是他的百年诞辰。为此今天由学校和1958级试点班全体同学联合举办了《感恩历史
感恩前辈——纪念徐天放校长诞辰一百周年办学追思会》,参加会议的有苏州市教育局的有关领导,十中、附中的在职和退休的教师,1958级能到的全体同学和其他各届的同学,还有徐校长的亲属,总共约有500人。我们附中人家微信群也有几位参加了。
追思会有1958级的同学主持,市教育局的顾局长、教师代表谢泳寰、1958级四个试点班的4名代表、家属代表徐白以及十中校长柳袁照分别讲了话,主要是回顾了徐校长的光辉一生,他在附中如何身体力行,努力按教育规律办学,依靠全体教职员工,不断开创附中教学的新局面。他的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徐校长1935年毕业于洛社乡村师范,当过小学、中学教员,1941年参加革命后,从事战时教育工作,先后担任过小学教导主任、淮阴实验小学校长、南京、苏州工农速成中学校长、江苏师院附属实验中学校长,江苏师院附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还是江苏师院的党委委员,江苏省教育工委实验处主委,是一个不多的教学专家。他一心扑在教学事业上,那年月运动不断,由于常年劳累,1965年他患了肝病,经过1966年文革的摧残,他不幸于1969年8月3日,含冤离世,只有54岁!
这里借用老校友对老师的赞词,称颂徐校长:
春秋数十勤教育,谱写杏坛曲,琴韵悠扬,天高海阔,启迪菁进学。
瑞云峰下精雕琢,成之圭璋乐,桃李天涯,伟绩长流,向九天遥祝。

学校南校门(原苏州织造署大门)

王鏊厅

会场内几乎座无虚席

会议主题

献花篮整理绸带

100周年校庆时我们老三届校友会立的徐天放铜像

市教育局顾局长发言

1958级同学代表讲话

老师代表谢泳寰先向铜像鞠躬再讲话

十中现任校长柳袁照发言

清代苏州织造署旧址

织造署院子里我们老三届种的桂花树

老三届同学敬献母校的纪念碑

织造署遗址多祉軒

织造署遗物,龙井

大礼堂---振华堂

礼堂西面是西花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瑞云峰

宋代花石纲遗物

在北面看,瑞云峰是江南四大名石之一

从南面看瑞云峰,此外还有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和杭州西湖的绉云峰

长达图书馆

坐落在山水间的长达图书馆

戊子紫藤棚

孝通图书馆

织造署遗物,门海(盛水消防用)

1959年建造的教学大楼,可容纳24个班级

红楼两字,沈尹默所题

这是我当年上课用的教室

学校北校门
明年将是母校110周年校庆,我们祝愿母校在各方面都取得更大的成绩,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