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评弹博物馆

(2015-04-19 18:38:10)
标签:

旅游

文化

苏州评弹博物馆

王周士

中国最美的声音


        作为苏州人,家里长辈喜欢听评弹,耳濡目染,自小我也喜欢听评弹,后来自己也能唱上几句,前几天我又到苏州评弹博物馆去了一次,对于系统了解苏州评弹还是颇有得益。
      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位于苏州平江路中张家巷3号,馆址原为清末民初沈宅,于2004年6月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前些年曾去看过,感觉内容较少,这次去参观明显内容增加了不少。陈列以评弹史料实物、音像资料为主,馆内藏有苏州评弹各个时期的历史文物、古籍善本、手稿脚本等珍贵史料,重点展示苏州评弹的发展演变、名家流派的艺术特色,以及近现代评弹艺术的繁荣与复兴,使参观者了解评弹艺术的数百年的兴衰沧桑。
      苏州评弹是一门历史悠久、优美动听的说唱艺术,是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以幽默细腻的说白,婉转动听的演唱,声情并茂的表演和珠落玉盘般的弹奏闻名于世,产生于苏州,盛行于江浙沪一带,早在清乾隆时期就已广为传唱,至今更是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并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博物馆的展陈熔历史典故、地方曲艺、市井文化和吴地风俗为一炉,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数百年前的老苏州,领略评弹艺术优雅恬静、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
 
苏州评弹博物馆
苏州评弹博物馆大门 楹联:论世三千年惟妙惟肖  弹词廿四史亦庄亦谐

苏州评弹博物馆
门厅内悬挂匾额: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

苏州评弹博物馆
旧时说书名家乘黄包车到场,书场老板出接(青铜雕塑)

苏州评弹博物馆
模拟老义和书场帐台

苏州评弹博物馆
演出书牌以及茶点价格(模拟旧时书场)

苏州评弹博物馆
茶房迎客,中为介绍王周士的书品,楹联:不卑不亢气象半今半古衣冠  毋早毋迟时候疑人疑我悲欢

苏州评弹博物馆
门厅后是个天井,里面就是“吴苑深处”书场

苏州评弹博物馆
书台上方匾额“珠落玉盘”  楹联:沧浪亭御前弹唱垂青史   光裕社启后箴言耀艺坛

苏州评弹博物馆
我进入参观刚开始演唱

苏州评弹博物馆
听众座无虚席

苏州评弹博物馆
这是过去的茶馆书场模拟实景

苏州评弹博物馆
年终书会旧俗

苏州评弹博物馆
在清代建立的苏州光裕社,位于第一天门,相当于评弹艺人的行业协会

苏州评弹博物馆
光裕社建立150周年纪念塔

苏州评弹博物馆
尊周泰伯(中铜像)为评弹界始祖,匾额为“瓣香庐”楹联:开辟吴中礼乐先雅歌垂教忆当年  若非三让行纯孝吾族今犹蛮貊传

苏州评弹博物馆
评弹清代名四家:陈遇亁、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

苏州评弹博物馆
穿越时光走廊,了解评弹史话

苏州评弹博物馆
敬奉三皇像碑文拓片

苏州评弹博物馆
光裕公所创始人王周士碑拓片

苏州评弹博物馆
清代评弹书目和名家

苏州评弹博物馆

苏州评弹博物馆

苏州评弹博物馆
清末民初评弹名家
苏州评弹博物馆

苏州评弹博物馆
评弹名家的历代传承

苏州评弹博物馆


苏州评弹博物馆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评弹名家
苏州评弹博物馆

苏州评弹博物馆
“吴侬弦歌”馆藏民国弹词开篇集特展

苏州评弹博物馆
馆藏民国评弹开篇集近百册,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苏州评弹博物馆
民国年间的开篇集和评弹名家杨振言、严雪亭、唐耿良、张鸿声

苏州评弹博物馆
陈希安、陈莲卿、徐斌霞、万仰祖、范雪萍

苏州评弹博物馆
沈筱梅、冯筱庆、韩士良、谢毓青和刘天韵

苏州评弹博物馆
蒋月泉、华帼英、范雪君、朱雪琴

苏州评弹博物馆
杨振雄、杨斌奎、杨振言(合影)、姚荫梅、杨仁麟、薛筱卿

苏州评弹博物馆
徐云志、朱慧珍、祁莲芳、张鉴庭

苏州评弹博物馆
杨振雄、潘闻荫和王伯荫、陈红霞、徐雪月和陈红叶(三人合影)、张鉴国、周云瑞

苏州评弹博物馆
杨斌奎、李伯康、顾韵声、朱雪吟、华伯明

苏州评弹博物馆
联合开篇集多集

苏州评弹博物馆
上海弹词大观、张少蟾什锦集

苏州评弹博物馆
本次展出弹词开篇集22种30多册藏品

苏州评弹博物馆
一代宗师蒋月泉的头像

苏州评弹博物馆
艺人的执照、唱片

苏州评弹博物馆
老式留声机

苏州评弹博物馆
蒋月泉的人像照和用过的三弦、琵琶

苏州评弹博物馆
评弹唱腔流派纷呈:有陈调、马调、俞调、魏调、周调、小阳调、朱调、夏调

苏州评弹博物馆
还有沈调、薛调、徐调、祁调、蒋调、严调、姚调、杨调、张调

苏州评弹博物馆
还有:新魏调、周云瑞调、琴调、丽调、侯调翔调、尤调、李仲康调、王月香调、薛小飞调

苏州评弹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评弹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期

苏州评弹博物馆
江浙沪多地成立了评弹团

苏州评弹博物馆
涌现许多新的流派和名家

苏州评弹博物馆
推出新书目、表演新形式(出现了中篇弹词)

苏州评弹博物馆
有一批专业的评弹作家新编、改编书目

苏州评弹博物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书场听众超过3000万

苏州评弹博物馆
七十年代后评弹又有新的发展

苏州评弹博物馆
推出新书目

苏州评弹博物馆
培育新人才

苏州评弹博物馆
举办评弹节等活动,到海外演出等扩大评弹的影响

苏州评弹博物馆
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欢迎你的光临

      苏州评弹源远流长,尽管近年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年轻听众太少,许多人对评弹几乎不知,所以我觉得吸引年轻一代,是评弹艺术传承光大的一件大事,希望若干年后不是只在博物馆中听评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