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7:30我们的大巴驶离楚雄宾馆,前往大理,开车不久天就下起雨来了,导游说,现在云南正处雨季,经常是一会儿太阳一会雨,大家伞带着,晴雨都方便。果然接下来在云南的日子里,基本上天天有雨,但雨不大,有时一天几次,晴雨相间。车行不久雨就停了。
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中部偏西,东接楚雄、西连保山、南靠普洱、北通丽江,境内有著名的苍山、洱海和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从小就闻名的大理石,就是这里的特产! 云南最早发端于现在的祥云县,那时祥云县这一带就称为云南,以后云南成为省级称谓,才把这小云南改名为祥云,现隶属于大理州。而大理又是云南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汉武帝出兵击败了这一带的“昆明之属”各部落,在大理设立了叶榆县,正式建城。以后先后属于蜀汉、隋、唐。公元八世纪洱海一带六诏(部落),在唐支持下建立南诏国,定都大理,至十世纪南诏内乱,衰亡。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进军大理,建立大理国,开创了300多年的段氏王朝,直到1254年元军俘获大理国王段兴智,大理(云南)回归中央统治。
我们当天游览第一站就是参观大理古城,虽然不要门票,但导游让我们自费买电瓶车票(每人35元),我感觉已经有门票的意思包含在里面了。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屏障,城内南北横贯五条大街,东西纵穿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格局。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格局。大理古城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途径祥云,这里是云南的发祥地

大理欢迎您

下关听风(大理十景之一,大理州政府就在下关)

洱海

大理古城距下关15公里,大理古城介绍

大理古城第一门---文献楼,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城楼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所提的匾额“文献名邦”

介绍大理十景:古城漫步,还有下关听风、上关观花、苍山踏雪、洱海赏月、洱海泛舟、蝶泉圆梦、崇圣礼佛、学海飞帆、龙山日出

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竖立在砖石结构的门洞上面,雄伟壮丽

此楼于1998年11月重新翻建,1999年4月竣工,文献楼东西宽60米、南北长30米主楼高24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

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全城清一色的青瓦屋面,显示古城古朴、典雅

在城楼上漫步

这一段城楼更显古朴

游客们似乎看到了当年的南诏、大理国

古城苍山怀抱,城西南弘圣寺塔巍然耸立

南城门楼

我们乘电瓶车进入古城游览

大理王府

古榕会馆

两棵千年古榕树

带领我们参观的白族导游---靓丽的“金花”

横巷中游人不多,环境整洁

雨后小巷

售卖音乐产品

洋人在此打工

洋人街上见到洋人

护国路---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以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为主,招牌、广告多用洋文,吸引“老外”,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中英文对照的招牌
街上的如意、福寿图案,导游说踩一踩增福添寿

走累了路边的长椅坐一坐

情侣漫步

老房子正在维修中(导游说这一边都是近百年的老房子了)
古城有的路段也能通行小车

五华楼---南诏国宾楼,多次烧毁再重建,越建越小,明洪武年间将城中钟楼改建为五华楼,规模更小了,此楼是1998年重建的

棂星门---文庙也是重建的

佛都艺苑---餐饮艺术品陈列馆

散客也可自行乘车来游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我在行车经过时所拍

崇圣寺(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天龙寺”)是5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女儿旅游时所拍)
大塔通高69.13米,底为9.9米,共十六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塔顶有铜制覆钵,上置塔刹,塔顶上角设金翅鸟,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9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

塔映水中---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雄伟壮观
大理古城游览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设在蒋公祠的“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