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2014-08-03 08:28:10)
标签:

雪域高原之旅

纳木错

世界海拔最高的咸水湖

扎西半岛

国家公园


        在当雄县用了中餐,我们就翻越那根拉山口,来到纳木错湖。
        纳木错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仅次于青海湖),位于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公里,南北宽30多公里,面积1920多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33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其周围还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纳木错”为藏语,而它的蒙古语名为“腾格里海”,两种称呼意思都是“天湖”。
       纳木错湖藏名全称为“纳木错普摩”,意为富裕天湖。是西藏的“四大圣湖”之一。纳木错曾是像雄佛教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后来又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相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信徒传说,每到藏历羊年时,诸佛、菩萨、护法神集会在纳木错设坛大兴法会,如人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所以每到藏历羊年,僧俗信徒都会不惜长途跋涉,前往转湖,这一活动在藏历四月十五达到高潮。这个世界海拔最高的湖,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保持着自然原始生态,是无数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位于当雄县的纳木错国家公园入口,从这里进入,翻越那根拉山口,到达湖边大概还需一小时车程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景区里藏民也搞“农家乐”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海拔高,可见尚未融化的冰雪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纳木错自然保护区停车场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从停车场走到湖边有点坡度,海拔大约4800米,走起来有点累,要走约20分钟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湖畔的礁岩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远望水天一色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近观碧水晶莹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伸入湖中的扎西半岛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变化多端的蓝色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湖中沙鸥飞翔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水清真是一层不染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扎西半岛上还有不少象形岩石和岩洞,然而到了这里还是禁不住要亲近这碧水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绕着小湖泊信步走走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湖中的倒影十分清晰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看看近在咫尺的湖对岸,要有30公里远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沙鸥展翅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念青唐古拉雪山为屏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这些马供游客骑着回停车场(单程20元)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奇异的草花!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依依不舍,回眸看看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纳木错的一个小湖一角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停车场附近的巨大礁石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停车场也有许多服务业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热闹的商业街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这儿是牧民夏季牧场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近5000米海拔的高原牧场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回程中见到的水葬台,岩石上刻着天梯,一般藏民死后,有高人大卸八块后抛入水中,让鱼吃了,灵魂就循着天梯升天了(所以藏民从不吃鱼)

       一天的奔波就是去看纳木错,虽然在湖畔仅仅呆了不到一个半小时,纳木错湖以其宽阔、宁静、湛蓝、清澈的容颜在我的心中永远定格了!这里的确太美了,一望无际的湛蓝色湖水,和无比清澈透明的蓝天,远远望去,似乎天连着水,水连着天,天蓝水更蓝。蓝天上白云朵朵,大湖中波澜不惊,蜿蜒巍峨的雪山将纳木错湖拥抱在怀中。那晶莹的湖水,清得难以言表,我轻轻地把双手伸进水中,一种清凉的快感通过指尖迅速蔓延到全身,那一刻我仿佛融入湖水,融入自然,荡涤了心灵的尘垢,我被她的圣洁深深撼动!
       离开的时间到了,如果能在这里住上一晚,看看日落日出,那将是一件多美的事啊!然而旅游总是会有各种遗憾,我已经来了,这是最主要的。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6月1日上午10时许,导游把我们送到拉萨火车站(这是售票大厅)

雪域高原之旅(十五)纳木错
中午11:30,我们的列车徐徐驶离拉萨站台

      6月3日10时我们顺利到达了无锡,再转乘高铁回苏,难忘的雪域高原之旅圆满结束了,本系列博文到此完成,谢谢各位博友的厚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