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2014-03-09 08:58:17)
标签:

旅游

罗托鲁瓦

毛利人文化中心

火山灰泥浆池

间歇喷泉


     罗托鲁瓦城是毛利人的中心,虽然毛利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9%,但居住在罗托鲁瓦的毛利人超过城内居民总数的50%。来到毛利人文化中心,这里的管理人员和导游都是毛利人。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土著人,是这片土地上最早的主人,现在是新西兰的少数名族,属于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毛利语,有新创的拉丁字母文字。信仰多神,崇拜领袖,有祭司和巫师。
    据新西兰官方考证,毛利人最早的一部分是4000多年前从台湾的原住民(今阿美族)迁移至此,还有就是从太平洋“哈瓦基”1000年前大批迁移到新西兰的。1839年后,大批英人迁入,毛利人的大片土地被剥夺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毛利人才真正融入新西兰,1987年规定毛利语为新西兰的一种官方语言,议会全部95个议席中毛利人有4席。毛利人有保护领地。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文化中心大门内广场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毛利文化,吐舌头演化成迎宾仪式上的一种重要礼仪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毛利人崇拜的神石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毛利人文化村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毛利人的表演,毛利人能歌善舞,体格硕大强健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制作精美的独木舟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银蕨树(国内称桫椤树)毛利人的宝树,现在是新西兰国树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过去毛利人利用银蕨树来辨别方向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毛利人的旧住屋(用的是银蕨树干),这是酋长住的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普通毛利人的旧住屋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毛利人的储藏室,旁边是晒的鱼干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文化村新建的礼堂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毛利人近代酋长的像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近代发展陈列展览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卫兵雕塑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毛利人文化村的围栏也是银蕨树干做的

    毛利人文化村有一个新西兰国鸟的展室,因为几维鸟的习性是适应黑暗的,我们只能在室外看看介绍,进去完全看不清,据导游介绍,这种鸟雌的比雄的要大些,只在晚上活动,完全不会飞了。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新西兰国鸟几维鸟介绍,因叫声而得名,仅生长在新西兰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几维鸟,塑像,身材小而粗短,嘴长而尖,腿部强壮,羽毛细如发丝,翅膀退化,无法飞行,只在夜间活动,有3个亚种,成鸟在1200克到2500克之间,可以成活30多年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进入几维鸟的室内参观,黑咕隆咚,又不准打光照相,什么都见不到,我只好借用网络的照片了
 

   罗托鲁瓦的地热、火山、温泉,使之成为南半球著名的泥火山和温泉区,从毛利人文化村再往里走,很快就见到了到处冒着热气,弥漫着浓浓硫磺气味的地热温泉。我终于双脚踏上了滚热而奇异的热土。眼前是不断冒着气泡的火山灰泥浆池,脚下流淌着冒着热气的泉流,突然,间歇泉喷发了,腾起的水柱直冲蓝天,散开的水雾滚滚飘散,这大地造化的美妙无法用语言来描绘,我的心彻底地为之震撼!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地热蒸汽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河道里流淌着胶状的火山灰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火山灰下面是温泉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浑浊的火山灰泥浆水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火山灰形成的泥浆池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地热活动中的泥浆池(一个个小圆圈就是冒泡留下的)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间歇喷泉一天喷发约20次,现在正处于休眠期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清澈的温泉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开始喷发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空中飘散着温热的水雾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壮观的双柱插云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几只小鸟在水雾中飞翔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蓝池,毛利人就在此沐浴,常年保持在40--50度之间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毛利人的圣地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山头的观景台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处处地热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沸腾的大地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毛利人用地热石头做饭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保护区渡桥与景区融为一体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新西兰的红茶树--麦卢卡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麦卢卡是新西兰特有的灌木,毛利人早就认识它的药用价值,用于治疗伤口感染,湿症等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麦卢卡花,蜜蜂采此花产出的“麦卢卡蜂蜜”,称为世界上最珍贵的蜂蜜之一,被称为“蜜中极品”

澳新游(四)罗托鲁瓦(2)
再见,毛利文化中心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毛利文化中心,到下一个景点红松林游览。。。。。。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