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别称蓉城,四川省会,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位于岷江中游,成都平原东部腹地。面积1.2万余平方公里,人口1400多万。下辖9区6县,代管4个县级市。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早在秦汉时期就是全国的六大都市之一,西汉时成都的织锦业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现在是西南地区的经济、金融、交通、商业、贸易、文化、科教、物流中心,国际“美食之都”。成都是水旱从人、连年丰收的天府之国,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七朝古都,是青山碧水、生态宜居的滨江之城,更是商贸繁荣、科技发达的现代都市。
成都人挺自豪的,我接触的一些本地人,常常以成都物产丰富、从唐代以来就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现代房价相对便宜,而喜欢成都,这也许就是成都人幸福指数高的主要原因吧!这次先后在成都住了五夜,真正在市区游览也只有一天,但印象不错。

成都长途客运站(车拍)

位于市郊的一座宝塔(车拍)

成都新建的楼盘(车拍)

成都二环线

街头雕塑

街心广场上的铜马

要都美食广场

旧时玩鸟人--街头雕塑

美食之都

街头随拍
到成都宽窄巷子是一定要去的,我是晚上特地去的,乘公交也挺方便的。成都公交上车二元(用公交刷卡5折,实际只要一元),因为不是高峰,车子还是挺舒服的。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是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之一。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廷派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筑满城--即少城。规定满蒙官兵一律不得擅离少城染指商务买卖,他们靠每年春秋两季比武优异成绩领取皇粮度日。历经沧桑,如今少城就只剩下了宽窄两条巷子。它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经过改造重建的宽窄巷子有45座四合院,两条街宽7、8米,长250米,被打造成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成为“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

宽窄巷子西入口

各式商品琳琅满目

窄巷子,是“慢生活”区,有原住民,有改建的商务会所,有传教士院落,有许多特色商铺

酒吧

三块砖会所,这个院子保留的旧门墙是不同年代的红、黑、灰三种颜色的墙砖所砌成的

大妙火锅



成都映象


星巴克咖啡


西式洋楼


吉祥门楼

兰亭叙茶吧



锦华茶馆

葫芦烙画



月圆之夜


宽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

见山书院

天趣,两进院落,是按民国风格重建的,现为擅长宫廷菜的饭馆



愷庐,先人留洋归来建的中西结合的门楼,现里面住着满族人的后裔

客栈

原住民居室




正旗府,宽巷子2号,民居
文化墙,从这里可以追忆老成都人的生活景象:

旧居回响

老民居的小瓦屋顶

旧民居的砖雕装饰

旧民居的大门

自行车挂个坐凳“耙耳朵”

骠骑思征,马是宽窄巷子清军驻扎的见证

家书抵万金,那年月书信是保持联系的主要途径

老井圈,里面有变化着的宽窄巷子的视频

成都机场附近的小塔(车拍)

在高速公路上拍双流机场

回程我们就在这157号登机口登机

飞机已经到了
这次四川旅游在成都虽然前后也有13天,还是感觉有不少地方该去没来得及去。总体印象成都还是很好的,吃得挺满意,价格也公道。出行便利,公交、出租车都方便,出租车司机也很热情。不管以后是否还会再来,祝愿成都更加美丽,人民更加幸福!
名山大川游记本篇为结束篇,谢谢分享!
加载中,请稍候......